晋字五行属什么?
“晋”的繁体是“晉”,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進也;从日晋聲。段玉裁注曰:“按此當爲進之假借字,以有進獻之義故也。詩‘晉其羣’、‘晉鮮兄弟’、‘我任我軋,無顧晉國’皆作進。易晋卦正謂進也。漢石頌多作進。後人不知爲二字,遂又以進爲進用之進矣!” 可见,“晉”是假借字而非本义,它的原始意义应该是进献的意思。而这里的五行属性就有点意思了,因为“晋”被假借成了“進”所以五行属性自然就成了金木水火土中的“金”了。但这样一来就会面临一个问题——既然这个字的本质已经变成了金的属性和含义了那它为什么又会有火和日的特性呢?
其实这个问题的根源还是在于对汉字的误解上(当然这里说的只是对汉字基本定义意义上的误解)。目前很多传统汉字学著作都将一个汉字的结构定义为“某几部分共同组成该部分的一个整体”,并以此为标准将每个汉字分为左旁右旁上边下边等部分来分析它们之间的联系以及对应关系。但事实上这样的划分方式显然是错误的。
首先,每一个字形都不是由几个部件组成的“零件”组装而成的完整物体或图形,它们是同一个物体的不同侧面或者角度而已。
其次,汉字之所以能够形成如此简洁高效的书写规则正是因为古人已经发现并且掌握了这些单个字形的基本特点从而将其归纳成一些规律来进行统一的表达方法。比如“口”就是一个方形结构且无论它在哪一方位都是方形;再比如“日”则是一个圆形且无论它在何方位都保持圆形的形状不变等等。所以说汉字不是由几个部件拼起来的而是由单个结构组成的独立形体。了解了这一点后我们再来看“晋”字就很容易理解了。
我们首先需要知道的一点是汉字是由象形而来因此它们的原始字形往往与它们所表示的事物形态十分接近而不是像现代汉字一样把一个词的所有音节或语素都写在同一位置上去表达。所以如果我们要研究出一个汉字的起源就必须先找到与其最相似事物的图像形态然后再根据这一形态进行抽象化处理得出该字最初的原始造型。而这个原始造型就是构成所有现代汉字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一单体形。 所以我们看到“晋”字的中间部分是一个方框这就是它最基本的形象特征之一同时也是构成其他所有汉字的基本元素;
而上方的小“口”则是为了表现太阳的光线照在了地上所产生的投影效果即“光投于地”的感觉同时它也是表示“陽氣初生”这个概念时必不可少的辅助线条之一;下方的小口则是在强调太阳正在升起的状态(注意并不是说明它刚升起来)。此外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知识点那就是在汉字发展过程中人们经常会使用类似“口”或是“厶”这样的符号来作为文字的部首来代替某些难以表达清楚意思的字音或语素以此来简化书写难度提高效率节省时间成本——这种替代现象在古汉语中是十分普遍并且相当成熟的。这也是我们今天能见到很多同音字却完全读法不同的原因所在.由此可见“晋”字的五行属性很明显就是火的属性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