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在五行属什么?
一、《黄帝内经》 1.五方: 东方生风,风生木;南方生热,热生火;中央生湿,湿生土;西方出生冷,生冷金;北方生燥,生燥木。故曰:“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2.五味: 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舌,藏精神于心;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肌肉于脾胃;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津液于肺;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气于肾脏 3.六腑: 六腑者,一府也。五脏各有腑属,三焦、膀胱亦为腑,共十二腑。 三焦者,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三焦不算是腑) 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
4.五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二、《易经》五行学说认为宇宙万物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或者现象)构成,这五种物质或现象相互滋生、相互制约,处于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五行”不仅指五种物质,而且是指五种基本元素所形成的五种基本关系。这种关系包括:
①相生,指不同事物之间的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即生养与被生养的相互作用关系中产生的因果关系;
②相克,指不同事物之间的互相克制、互相约束关系。 三、道家和道教的五行学说是将自然界的一切物质划分为五个类别,以说明事物属性及相互关系的理论。具体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甲乙属木,丙丁属火,戊己属土,庚辛属金,壬癸属水。 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寅、巳、午、申、戌为阳支,辰、未、酉、亥、子为阴支。 古人根据天干地支的组合来推算出每年的干支,并以此作为计算年龄的方式,六十年一个循环(甲子年-庚子年)。 五行中的每一行都是由两类天干地支配对的。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每对之间的关系都存在着相生相克的规律。
四、中医的五运六气源于黄帝时代的五星运行学说以及古代历法,结合阴阳五行而演变成了中医学特有的时间医学体系。 “五运”指的是木运、火运、土运、金运、水运的运行。“六气”分为少阳相火、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六个阶段周而行之,每年各主六十天。 由于气候的变化会影响人体气血的运行,所以六气的太过不及都会引起疾病的发生,如果运气相合的话,人体就能正常适应气候变化,反之则会出现不适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