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五行是什么?
这个问题可以归结为“如何理解五德终始说”,其实这个问题在史书和古籍中都有记载,只是说法不同而已,我试着整理一下比较主流的观点。 秦代以前对五行的解释主要分两种形式——象与数。 “象”是以取象类义的形式来定义五行(这种定义方式一直延续到汉代);而“数”则是对五行之间相生相克的顺序排列进行数字上的定义(即所谓“天数”)。
西汉初年的五行观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天道说”;其核心观点是五行分别对应天、地、人之德行,人应该效法天地,因此应当奉行仁义,这是以道德的层面来解释五行。 第二类则是刘向父子所提倡的“灾异说”。他们以五行相胜论为基础,把五行配属四时,并以此联系现实政治,认为国家出现灾异,是由于人事有失,应归咎于当权者,这实际上就是以政治为出发点来解释五行了。 第三类则以《淮南子》为代表,从自然和社会两方面出发,认为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种最基本的东西,本身没有道德含义,而且它们并不是按照某个次序产生的,只是出于自然而然的结果。 《史记·太史公自序》中的记载应该是沿袭了这一观点。
东汉之后,人们逐渐形成了以阴阳五行为基础的宇宙观体系。 《论衡·变动篇》中说:“世曰:‘天生五材(指金、木、水、火、土),故设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以相制也’……此之谓五材不备,所以设五行。”这一时期的学者大多都接受了五行具有客观存在属性,是自然界五种物质形态的理论。
五行之间的作用关系又演变为五德终始说,这个大家比较熟悉了在此不再赘述。 在五行说的影响下,汉代以后很多学术著作中都或多或少出现了对五德的解释,由于时代背景差异,解释的内容也有很大出入,就不一一列举了。 古人建立五行学说大概是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解释世界万物的来源;二是指导人们对事物做出合理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