栓五行属什么?

倪鑫源倪鑫源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拴”,会意字。甲骨文字形,从系( xì) 从木,本义为用绳子把东西捆住、悬挂起来或系在树上 《说文》中解释为 “谓系木也。” (注1) 金文字形与甲骨文相似。 小篆字形由“系”和“木”两部分内容组成。隶书将小篆的“系”简化成“糸”。 《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如下:拴 (shuān) 〈动〉 用绳子等工具弄紧或不松地拉住;系 [tie;fasten]。如:拴住(系上,扣紧);拴缚(捆绑束缚);拴挂(悬;挂);拴马桩(旧时供人拴马用的石柱或木桩);拴锁(拴系锁住) 〔拴马桩〕见“[拴马桩]”

一、关于部首 在《新华字典》中,“拴”是部首之一,而据上面的释义可知,其实这个部首并不存在.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这是因为人们在使用部首时,一般会将该部首所涵盖的所有字都看做部首,即以“系“”木“为核心构造新字,所以尽管没有“拴”这个汉字存在过,但是按照这种构造方式产生的“係”“樹”仍然被收录进部编本《新华字典》作为部首使用。 而事实上,根据现有的古文字资料我们可以知道,“拴”就是其构字核心,而非所谓的“系”或者“木”。

二、栓的含义 在古代,“拴”指的其实是“繫”,也就是今天的“繫”的繁体字。 《说文解字·系部》:“繫,络也。从糸系声。” 本义是指打结,穿结,引申泛指连接或联结。又因古时常用丝线来结绳记事,所以“繫”又作动词表示系记、记录。 再由上述定义可见,古代的“繫”是一个动词,并非名词,根本不能作为部首。

然而不知何故,现在的《新华字典》却将其收进部首列于“纟”部下作为动词解,实在是匪夷所思。另外,在《新华字典》中将“繫”分为“j씓xī”二字,实际上应该只有“jì”一种读音才对。

三、“拴”的含义 所谓“拴”其实就是现在简体的“繫”,也就是说,它原本就是“繫”的简化字。

“拴”(shuān)的意思是:①用绳子等工具弄紧或不松地拉著不放手;②捆住。 在古代它是用来形容动词用法的,而在现代则是用作形容词了。

以上观点均为个人见解,欢迎指正交流!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