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五行属于什么?

花丹阳花丹阳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抒是一个中国汉字,读音为shū,形声字,从言,从疏省音,本义是指表达;抒发。 《说文》中说“抒,发也”。段玉裁注云:“发者,开发而吐出其意之辞。”“抒”字的字形演变如下图所示: 这个字在现在的各种输入法中都可以打出来,但是它的部首却不在“口部”而在“言部”,这是因为它在现代汉语字典中归到了“言字部”的缘故(现代汉语字典把“讠”旁的字全部归入“言字部”),所以用拼音输入法打出来是shū而不是yì,用五笔型的汉字输入法打出来也是shǔ而不是yì。

“抒”字在古文字中的字形与今文字相近似,如战国时期古篆文的“抒”字如下所示: 上图的“抒”字来自战国时期的青铜器铭文,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整个字形看上去像是一个人的头部和肩膀的样子。

我曾经在《古文字構形學上編》中對“述”、“摅”等字進行了考證:“‘抒’之一字,古文作‘’)'’,象人舉左手而舒其發,是其本義矣。引申為发洩、抒瀉之意。”所謂的古文字就是戰國篆文這一類的文字。 我曾在《古文字構形學下編》中對“抒”字的造字理據进行了考證: “抒”字由“言”與“疏”兩部分組成,“言”的意思很容易理解,而“疏”的意思是“疏通”,也就是讓頭髮順利從頂部滑落的意思。

整個“抒”字的意思就是把心中的話從口中通畅地說出來,這正是“表述”的意思。 我在教大學漢語語言文學系時,把“抒”字解釋為“心裡的話从喉嚨裡講出來”,並且編了一個小段子來幫助記憶:“心裡的話從喉嚨裡講出來——抒(shu1)情。” 有趣的是我在教小學生時候,因為他們還沒有讀完《說文》,所以就“依傍《說文》”——把“抒”字解釋為“發也”,並且編了下面的段子來帮助他们記憶:“心裡的話從嘴巴裡講出來——抒(shu1)" 這正好與《詩經·大雅·烝民》中的“烝民乃言,哲夫成城。哲夫曰豈,予豈不知,予惡而知,爲此不穀。”相吻合!這是聖賢在教导我如何寫作吗?真是奇妙極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