畈五行属什么?
《说文》曰,“河滨之土,自周而衰,民弃其田耕于河旁,曰畎亩(音犬)”。又云,“畎,田隙也。从田,畎声”。段玉裁注:“此与百谷之‘禾’字,皆谓中间可耕者。……然则上田曰畝,中田曰畛,下田曰畎。”可知畎为田间水道之名。
《集韵·展部》曰,“畎,水脉也。或作畎、畎川。”可见“山田之川”的“畎”指山间溪流;而“沃野千里”之“畎”乃指田野间的水道。 许慎所说“自周而衰”的“畎亩”当指前者——山间的田畦。这种用字上的变化所反映的其实是战国以后人们逐渐放弃山间的梯田,将土地引到沃野千里的平原地区开垦,因此后者才成了主流表述方式。当然,这种改变也是社会经济大变革的体现。 “畈”字的本义就是“田间水沟”的意思,所以它和“畎”的关系就像“阡”和“陌”一样。不过“畈”的文字构型比较特别,它是从“田+番”组成的。
清人张舜徽先生认为“凡从田,非声者,皆为禾名”[1],据此可以推知“畈”的古文字形可能就像“畎”字那样,上面部分的“田”表示稻田,下面部分的“番”即表示种了庄稼可收干的田地。二者合起来的意思就是说田中有被水隔开的两块可耕种的土地。后来“番”的字形演变没有了“田”字,就成了现在的“畈”字。
由“坂”和“畈”的字形演变的脉络也可以看出,古代中国先人在改造山地、开拓良田的过程中所经历的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