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五行是怎么?
五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多年,起源于古代中原地区,是后世儒家尊封的“天人感应”学说。 《尚书·洪范》记述了箕子向周武王介绍“五行”的内容: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 这五种元素被赋予了人性的色彩。 “润下”就是滋润向下而行;“炎上”指的是灼热向上蔓延;“曲直”是指物质形态的弯曲与伸直;“从革”是说质料的柔软与坚硬;而“稼穑”指的就是植物的种子与果实。
后来,西汉初期的学者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引用儒生的观点,补充解释了五行的含义: “水盛则灭地,火盛则地燔,金盛则天地崩,木盛则山川崩,土盛则沧海竭。数盛者,质下;数寡者,形薄。” 这里将水的属性进一步具体化为淹没土地;火的属性为焚烧大地;金的性质变为切裂大地、粉碎苍天;木的繁盛则导致山丘崩塌;土性雄厚则会充盈江河湖海。 这里还引入了“数”的概念,认为五行性质的强弱与数量的多少有关。数量大,则性质强;反之,则弱。
魏晋时期,著名文学家、哲学家王弼在解释《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时提到了“太极”,并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太极”阴阳两种性质组成的。他在《老子注》中说到: “动之微则阳起阴伏,静之微则阴生阳灭。”这里的“动静”即是现在所说的阴阳。
自此以后,五行中的“五”就逐渐变成了含有阴阳观念的“四象”——太阳(老阳)、少阴、少阳、太阴。它们分别代表不同的季节和方位,并且和颜色、数字等都联系起来。
宋朝时,著名理学家朱熹在他的著作中进一步阐述了四象的含义: “太阳,中天圆如盘。少阴,西沉欲没,未坠于地。少阳,东升初出。太阴,既升而复坠于地。其形色昏晓,上下分明。” 他还提出了“太极图”“河图洛书”等概念,将先秦以来人们想象中的世界抽象化为可量化、可图形化的模型。这些图像化的符号成为了后世中医学、哲学等领域的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