骍五行是什么?
“骍”字属于形声字,音从牲(shēng),声从辛,辛即“音”字,因为古代“音”、“辛”两个字是通用的。 《说文解字》:“骍,牡羊,赤色曰骍。” 段玉裁注:“按《尔雅·释畜》‘骍牝羊’矣,与今《尔雅》异。李巡注云:‘赤黄色白鬣。’” 又引李巡注:“黑鬣而五色具身,此则黄白杂色也。” 由此可知,“骍”就是身上带红色的公羊。
那么为什么是“红”而不是“黑”“黄”呢?原来古人用饰以绛色的羊毛或丝帛来祭祀神灵和祖先,所以颜色是绛红色而不是黑色或者黄色。 《礼记·月令》:“季秋之月……天子乃祭先祖五祀。”郑玄注:“五祀者,宗庙之五祀也。坐位西方者,白帝少昊佐司秋,其色白;坐位南方者,赤帝祝融佐司夏,其色赤。”
既然“赤帝祝融佐司夏,其气赤”,那么作为“小宗”的季秋祀典,所奉之酒爵就应该是一种“赤色”的酒了。唐孔颖达疏:“凡祭之所用酒皆赤色。”宋朱熹集注:“古者宗庙之祭只用赤色酒。” 清贾逵注:“宗庙之祭用赤色酒三樽,谓之三献之酒。” 可见在季秋十月之时,用来祭神的酒是带着明显红色的。这也符合我们今日对“白酒”的认识和命名——以曲类为原料制作而成,带有浓浓谷香、糟香的无色透明或微黄色的酒精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