菔五行属什么?

周唯奇周唯奇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萝卜(Raphanus sativus),又称莱菔、白萝卜、菜菔等;属二年生草本植物,是十字花科萝卜属的根菜类蔬菜,也是我国人民餐桌上不可缺少的“素菜之王”。 萝卜原产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据西汉《史记》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时就已将萝卜作为贡品进献朝廷。现在中国各地均有栽培,主产于春秋两季,以春季品质较好。

中医理论认为,萝卜性凉,味甘辛,归肺、胃经,有清热生津、凉血止血、下气宽中、消食化滞、化痰止咳的功效[1-3]。现代研究证明,萝卜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B族、维生素C和铁锌锰铜磷等矿物质元素,还含有多糖、有机酸及芥子油等成分[4]。萝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素有“小人参”之称,深受人们的喜爱。

除了直接食用外,人们还常常用萝卜制成干制品、罐头制品或调味品等。其中,腌渍萝卜丝、酱萝卜、萝卜脯是最受消费者青睐的几种风味食品。目前,有关萝卜的研究报道主要集中于药用价值和使用价值方面,而对作为一种重要食品资源的萝卜的营养特性及其对人体的保健功效却研究得较少。

本文就萝卜的营养价值及其对人体健康的作用进行综述。

1.1 营养素含量丰富,比例协调 由表1可见,萝卜中含有较为丰富的营养成分,特别是钙、镁等无机盐以及维生素C的含量在根菜类食物中均高于其他蔬菜[5-6]。不同品种的萝卜所含营养素的量有一定差异,但总体较为稳定。

1.2 富含功能性化合物 在萝卜中,除了含有醇、醛、酮、苯酚等物质以外,还含有多种活性物质如香叶醇、芳樟醇、异丁香油酚、咖啡酸、绿原酸、表没食子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等。这些物质可能与萝卜的保健功能相关。

2019年,王宁宁等人通过体内外结合的方法评估了萝卜中多酚类化合物的抗氧化能力,发现多酚化合物能够明显清除DPPH自由基并抑制羟自由基生成,且具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表明该类物质可能是萝ト发挥抗氧化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7]。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绿原酸、表没食子儿荼素及表没食子儿荼素没食子酸酯等有抗氧化、延缓衰老、预防心血管疾病等作用[8-10]。李琳琳等人通过动物试验也证明了萝卜中含有的多糖具有抗氧化活性。可以推测上述物质可能是罗卜起到延缓衰老、调节免疫、抗炎症作用的重要活性成分。 除生物碱、苷类等药物制剂外,大多数天然药物的功能大多依靠其中的多酚类等次生代谢产物发挥作用。研究萝卜的功能活性成分对于明确其生理作用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2.1 抗氧化作用 氧化应激广泛存在于机体各个部位,是导致细胞受损乃至死亡的重要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内的抗氧化系统会逐渐减弱,此时外部补充抗氧化剂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对于萝卜的抗氧化研究主要集中在绿原酸、表没食子儿茶水提取物上,研究结果均表明上述物质可能通过消除活性氧而发挥抗氧化作用。绿茶(绿原酸为主要成分)和白茶可能通过抗氧化酶系统和非酶系统来抵抗有害氧化物对细胞的伤害,发挥抗衰老的效果[11-13]。

2.2 对体内脂质代谢的影响 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脂质代谢紊乱不仅是肥胖症的重要致病原因,而且是诱发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的重要诱因。调节脂质代谢已成为防治糖尿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已有研究显示,胡罗卜苷能显著降低甘油三酯、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并对高密度脂蛋白的有提高作用,从而改善血脂异常,防止动脉粥状硬化,这可能与胡罗卜苷激活腺苷酸激酶(AMPk),增加脂肪细胞的脂肪酸β氧化有关[14]。

2.3 对血糖水平的影响 目前,糖尿病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患者需要终生服用降血糖药物。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因此寻找安全有效的降糖药物势在必行。有实验显示,醋泡萝卜具有显著降低血清葡萄糖水平的作用,可能由于醋浸液中含有的琥珀酸可抑制α-淀粉酶的活性,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同时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也有实验证实,萝卜汁可以给四氧嘧啶引起的高血糖小鼠带来明显的降糖效果[15-16]。

2.4 对肠道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肠道除了参与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之外,还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保护好胃肠道的健康至关重要。

研究表明,萝卜中的膳食纤维可以促进双歧杆菌的增殖,从而保持肠内菌群平衡,缓解腹泻;而且还可以刺激免疫器官,激发免疫功能,进而达到抗炎、抗肿瘤的目的[17-18]。有动物实验表明,给小肠黏膜受损的小鼠给予萝卜多糖后,可以显著降低血清胆碱酯酶的活力,提示萝卜多糖可能对小肠黏膜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3 小结

萝卜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素和多种活性成分,对机体功能存在着比较广泛的影响,尤其是抗氧化作用。目前,对于萝ト的功能研究大多建立在细胞水平或动物实验基础上,在人体实验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且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必要进一步开展相关的临床实验,为萝ト的全面开发利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