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五行属什么?
中医理论与阴阳五行密切相关,用五行生克来解释中医的理论是很多爱好者都乐此不疲的事情。不过,这其中的道理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简单和固定。中医的理论中并不一定非要用阴阳五行的思路去理解一切,有时候也用其他理论来指导临床实践。所以,要完全用阴阳五行来解读中医是不可能的!当然,如果仅仅局限于理论研究而不考虑临床实际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黄帝内经》在论述脾胃的生理功能时曾经提到“甘入脾”,这里的“甘”是指食材的口味而非药物的四气五味。现代营养学告诉我们,口感尝起来甘甜的食材大多富含碳水化合物,而人体摄入的碳水化合物经过消化分解为单糖后被肠道粘膜直接吸收进入血液,然后被运输到各个组织器官参与代谢活动。我们可以认为,血糖浓度是衡量机体对营养物质吸收利用的重要指标之一。
很多植物性食物的味道之所以被感知为甘甜是因为它们含有葡萄糖、果糖等单糖并且含量很高的缘故。比如蔗糖、蜂蜜、水果等。有些蔬菜吃起来也有甜味,那是因为这些蔬菜中含有甜菜碱(酵母中所含营养素)的缘故。如果将这些食物放在嘴里细细咀嚼,慢慢回味,你会发现它们的味道并不是单纯的甘甜而是各有风味,千差万别。这是因为这些食物除了含有的碳水化合物以外还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以及维生素等其他成分。不同的口感反映着不同食物所含营养成分的区别,而不是单纯的营养素在发挥作用。因为如果只含有一种或几种营养素的食物吃起来应该是单一口味的,而不是多种多样的。
从这一点来看,中医认为的“甘入脾”是从食疗角度讲的,即食物的口感尝起来越香甜就越易消化吸收,对脾的运化功能越有裨益。相反,口感涩苦的食物则营养价值高但不易消化,吃了以后会对脾产生不良作用。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说韭菜性温味甘是有道理的。它既能温补助阳,又能补益脾胃。正如朱丹溪所说:“韭,甘、平,无毒,主治五脏虚寒热,胃气不足泄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