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是什么五行?
中医古籍中出现的“火”,实际上包括了现在的“温、热”的概念;而现代汉语中的“火”与古汉语的“火”含义已有不同,因此如果直接翻译古人的“火”的含义是缺乏科学性的(例如《黄帝内经》中提及“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这里的“火”就显然不能理解成现代人所认为的“火”)。 古人观察自然现象,发现自然界中许多事物具有“阳刚”的性质并可以用于治疗某些疾病,于是将这些物质称为“火”,如石火、燧火、火炬等;用现代语言表述,这些“火”其实指的是高温物体。所以,中医所说的“火”其实就是指温热之物,并且是与寒凉、阴冷相对而言的。 用这个概念来解释五行的属性就容易多了——木火土金水,其实说的就是“温”“热”的变化过程及其规律。
首先,没有寒凉的物体不可能变热,所以寒邪属于阴性,而温热之邪属于阳性;其次,寒水属阴,但低温的水却不可能变成高温的火,所以有“孤阳不生,独阴不长”的说法。第三,由于温度是可以量化的,所以阴阳也是可量化的,因而中医将这一对阴阳命名为“少阳”和“阳明”,表示的是“微阳”和“壮阳”的意思。 最后,阴阳两者可以相互转化,且具有消长变化的特点。当体内阳气不足时,就会感觉寒冷,此时我们需要补充一些能够产生阳气的物质,诸如韭菜、生姜等,这些食物之所以有利阳气生发,就是因其性味辛甘而温,这正是“以形补形”“食养同类”的体现。但是,如果我们长期大量食用这种具有“火”属性的食物,很容易出现内热的症状,这时我们需要吃一些具有“水”属性的食物予以调和,比如藕、西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