菡几画五行属性?

姬菲姬菲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康熙字典》中,“菡”字的五行属性是水。 《说文解字》中说:“菡,荷华也。从花,含声。”“芙蕖,亦作菡萏。”段玉裁注:“今人于菡萏、芙蓉,皆作芬黄。”可见,古时候的“菡”与“芙蓉”的关系是很密切的。

根据现代词汇学的分类,“菡”属单纯词;而“芙蓉”则属于复合词了(由两种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 按照现在汉语词典的编辑规范,如果一个词语在古代是单音节词,而现在变成了多音节词,它的意思又没有多大变化,就该保留原来的音序排列方式,以保持古今词汇的一致性。“菡”在现在的汉典中是排在最前面的。 然而,古代“菡”的意思是“芙蕖”,也就是荷花。这个含义保存到了现代汉语中,所以现代汉语词典中“菡”的意思排在第一位。但是在古书中,“菡”却经常用来指“芙蓉”。这是因为“芙蓉”这个词是由两个语素构成的复合词,而在古书行文中,常常将两个语素的第一个字合起来表示整个词的含义。例如:

1.采芰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离骚》

2.池上芙蕖,尽娇美。——《晋书·隐逸传论》

3.露凝霜重,渐倾湛碧。宛似芙蓉初出水。——元曲《普天乐》

4.蜀葵锦鸡,芙蓉丹桂,小殿秋深。——明•李梦阳《过玉泉山》

清人编撰的《尔雅义疏》,对“菡”的解释是:“菡,芙蕖之未放者。”可见古人认为“菡”是指尚未开放的莲花。但是,这个解释并不能成立。因为,一,“菡”在古书中经常出现在“芙蓉”的位置,而且出现的频率是相当高的;二,如果“菡”真的是指没有开放的莲花,那为什么在同一个句子中往往有其它描写莲花的词语呢。

比如:

1,“莲叶何田田”中的“莲叶”。

2,《鱼戏莲叶间》的“莲叶”。

3,《采莲曲》的“莲叶”

4,《西洲曲》的“莲叶”。

5,唐代刘禹锡的诗句“莲叶重重张绿盖”中的“莲叶”。

6,宋朝王镃的词句“藕花无数满汀洲,红褪莲房香自留”中的“莲房”。

古代的“菡”并不是指尚未开放的莲花。它和现在的“菡”一样,都是指已经绽放的莲花。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