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文五行属什么?

殷艳桦殷艳桦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崇文”是一个地名,是北京旧城内四区之一(现属东城区),而不是一个行政区或行政单位,所以不存在“崇文区政府”这个机构。 “崇文”一名的五行属性,取决于它所在的方位和它的用途。 古代所谓“五方”,实际上是指五个区域概念: 东、西、南、北方,每方各占360度中的120度; 中,相当于赤道附近的地区,为每个方向的中点。 所以,当“崇文”指其所在的位置时,它的五行属性应该是“中”。 也就是说,从地理位置上讲,“崇文”应该是一个属“土”的地方。 但古人所说的“土”,实际上是指大地、土地,与今天的地理概念有所不同。用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待中国古代的“五方”“五行者”,往往会觉得难以适应。比如,北京除了被称为“京”之外,还有“幽州”之称。但北京位于华北平原腹地,并非在幽远的山中,怎么会有一个“幽”字呢?原因就在于古人所说的“幽”,并不是单指一个狭小的地域,而是对“北”的另一种表述——因为北方多荒漠,少房屋,视野较开阔,所以能看到的星象,主要是北斗和大箕,二者合成“幽”字。从这个意义上说,“崇文”当然也是属“土”——北京城位于华北平原,视野极为开阔,能看到整个北斗和大部分大箕。

但是,“崇文”的五行属性,还取决于它的用途。如果用它所在的位置来定,那只能是“中”,但如果用它当时的建筑功能来定,那就是“火”了。 因为,当“崇文”作为地名使用时,它的主要建筑功能是祭祀。在古代,祭祀的主要对象是天地鬼神,而地所代表的正是坤-艮二宫——即西南和东北。

坤属阴,又主土,所以在阴阳五行里,它代表的是“土”。然而,“土”并不单纯指大地,它还指含殖载育的大地,也就是植物能够生长的大地。这样一来,“土”就有了一个重要的性质——“培植”。所以,古人用“土”来祭祀,是因为它们希望得到土地的培植。 而“震”代表草木,“离”代表火焰,“兑”代表金秋禾熟。无论是草木还是庄稼,都是在火历季节里生长并收获的植物类农作物,所以,“震”“离”“兑”代表的季节都属于夏天。在阴阳五行里,“夏”属于“火”。举行祭祀的时候,“震”“离”“兑”三宫所在的位置,刚好是在夏季中午的时间段内,所以用“火”来表示它们的五行属性才是正确的——这时的“火”其实指的是阳光,而不是真正的火。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