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五行是什么?
中国古陶瓷科学术语。指构成陶器或瓷器的五种基本化学成分,即氧化硅(SiO2)、氧化铝(Al2O3)、氧化铁(Fe2O3)、二氧化锰(MnO2)和氯化钠(NaCl)。由于这些矿物质在自然界广泛存在,所以它们被看作是“土”的成分。 明代《天工开物》中有言:盖瓷之为物,既已成形,则其中之色味,不可以力更,其中有水,所以青翠;有火,所以鲜红;有土,所以尘蒙。
可见,“土”在瓷器形成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而“土”的质量直接影响了瓷器质量的高下。 据相关文献记载,制作青花、五彩等釉下彩瓷器时,需选用氧化钾(K2O)含量16%左右的“高岭土”作为胎料;而烧制白瓷时,则需要含有较多氧化硅和氧化铝的“底料”方可成形。目前,这类含钙量低、粒度适宜的制瓷原料在自然界中已十分稀少,我国江西、湖北等地曾有产出,但近年来也已趋于枯竭。
为弥补这种材料的不足,研究人员尝试通过化学配方的方式,人工合成符合要求的氧化物。经过不断的研发和改进,目前已经能够批量生产出满足高档瓷器生产需要的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