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才属什么?

初蓓欢初蓓欢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题主想的是,金木水火土,这五行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 这个问题很好玩。我小的时候也曾经疑惑过很久,后来知道答案以后就很惊讶,原来五行的起源是这么有趣的故事! 五行的文字记载最早出现在《尚书》里:“禹锡帝舜,曰:予率土众,惟时满载;禹锡允答,曰:予所受地,亿万里周环,计里聚落,莫如江、汉最多民。”“舜日:“禹,朕卜,十言其信,乃曰:河出孟津,四渎始导,径山通陵,历石过岸。“(《尚书·舜典》)

这里就提到了“水”和“火”,可见在这时候已经有人提出水与火的概念了,但是还没有具体划分水与火,它们还是一个概念。 那么又过了很多年,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发现了金属矿石,需要用水火去冶炼,于是就有了:“金曰从革,象物以敲之则有声,故日‘从’,‘革’者更也,物剥落改更,像形变声曰‘从革’也……土爰稼穑,稼穑作甘,阴阳变化,万物化生。”(《说文解字·金部》)

这就是金的属性,从革,也就是变革的意思。而土的属性是稼穑,就是种植收获的意思。这时候水和火都还只有自然属性。 但是我们再看《战国策·燕策一》里有“苏秦说齐闵王”的一段:“南有荆扬,地广野丰,民勤本业,是故江、汉以东北,汝颍为右,左济右洛,此其冲也。”

这里的“江东”指长江以东,即现在江苏省和安徽省一带,因为古代这一带长江下游河道曲折,自今扬州市附近分为两支,往北注入黄海,形似“东”字,所以又叫江南江东,简称江。

我们再来看“火”,《礼记·月令》篇中有:“季秋之月,草木黄落,乃伐薪煮燎,利釜扬灰。”注曰:“今人九月烧柴草作饭,谓之火熟。”又:“孟春之月,禁止伐木,毋焚山林。”注曰:“山林,木之众者也。”

这说明,在春秋时期,楚地已经有用火烧烤食物的习惯,而且用火烧柴草来做饭,称之为“火熟”,这种习惯一直延续到现在。而在其他地方,当时是没有这个习惯的,因为春秋时有“不燔禾黍”的禁忌,就是说不能烧田里的庄稼。

我们可以得到答案: 金,来源于对金属矿石的冶炼。 水,来源于江河湖泊。 火,来源于对天然火的控制和使用。 土,来源于对大地的改造,和植物的种植。

木,没有找到很合适的来源解释,暂且存疑。 以上就是我的见解,望有帮助。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