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五行属火吗?

关正平关正平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五行是古代哲学术语,源于对物质性质的高度概括,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 古人根据宇宙万物的变化规律将自然界分成五大类,称为“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并用五种颜色——青、赤、白、黑、黄来表示,这就是所谓的“五色五行说”。 “天地之间,五行流动。”——《黄帝内经·灵枢篇》 这里的五行与今天的五行意义已经不同了,它是中医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象征性地代表了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流通方式。

中医讲的五运六气,就是根据天干地支推算出每年的运气,然后再结合每个人的生辰推算命理,以此作为指导人们日常生活的法则。 而中医用阴阳五行说明人体器官结构、生理功能及相互关系,又以五行的相生相克解释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所以五行其实是一套关于生命体结构和功能的哲学体系。 金木水火土,并不是指具体的五种物质或元素。在古中医的理论中,它们代表的是五种不同的力量,这五种力量的运行交织,构成了一个有规律的系统。 其中,木火土金水对应于东南西北中,正是中医学中对人体的五腧穴(即肘膝以上穴位)所在的方位;而阳气升降出入的路径也遵循着金木水火土的顺序。

从现代科学的眼光来看,这个五行系统的组成确实是一种宏观的哲学分类,但它却是我们理解中医思维的关键所在。 我们通常认为中医理论来源于古代哲思,其实中医的理论基础来源于古人对生物运动形态的观察。

在中医理论中,生命体被分为形气和神两个部分,而五行则分别对应着人的五脏——心肝脾肺肾,以及各自的生理功能和能量调节机制。

在形气方面,中医认为人的生命活动是气的运行和积聚状态的表现,而在神方面,中医强调人的精神意识活动的存在。 中医所说的“神”实际上包含了神经和精神两个方面,它是由五脏所主——心火主神明,肝脏调畅精神情志,脾主运化精神,肺主宣发气质,肾主封藏精气。 这五个脏腑既分工不同,又彼此协调。

在五行关系上,木火土金水也有其对应的关系——肝气疏泄,心气的盛衰依靠于肝的疏泄功能;脾胃的运化需要气机降中有升,肺气的肃降有助于脾胃的运动;肾的封藏作用依赖于脾胃运化产生的营养物质,而膀胱的气化则依赖肾阳的蒸腾。 除了五脏以外,中医还认为人体有十二经络,这些经络可分为阴经和阳经,分别对应着八卦中的阴阳四象。

在五行配属上,阴经属里,属阴血,对应坤卦;阳经属表,属阳气,对应乾卦。因此在临床上遇到病人,大夫首先会问患者是怕冷还是怕热,再进一步判断是阳症还是阴症。 如果病人怕冷,又出现月经不调,医生就会断定这是寒凝血瘀引起的痛经,治疗当以温经散寒,活血止痛为主;如果患者是热症,医生就会开出清热凉血,活血消肿的药物。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