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属性如何发生雷?
这个问题很有趣啊~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五行是古人对自然界五种物质的归纳,并不是五种元素(古代自然学科尚未分门别类,因此谈不上什么现代科学)。这五种物质就是金木水火土。那么既然不是元素,就无所谓阴阳了。 所以这里所谓的“阳”和“阴”都是中国古代哲学的范畴。与五行对应的五运指的是岁运,也就是每年运行的星象对地球的影响。古人用干支记录了每一年的天干地支,从而区分出了每一个不同年份的不同气候特征,称之为“运”。而每年的首季之月即阴历正月二月三月为春季,古人称为“寅卯辰三月”,这三个月的气候特征被合称“木运”。
四运依次为“火运”“土运”“金运”“水运”。一年有十二个月,一个月对应一运。因此一年之中有“六气”,每气七十三天。一年之中还有“五时”,每时有七十二天。所谓春温夏热秋燥冬寒就是这样来的。 五行中的每一行都有“旺”“相”“休”“囚”“死”五个阶段,每个阶段各管十年。这就是“十干化五行为六十花甲子”的来源,每个甲子都是同一行在某一阶段的开始和结束。
那么现在就可以解释题主的问题了。当“木运”临于节气惊蛰之前之时,便是木旺之时,此时生发的阳气驱散了冬天的寒冷,万物生长。这就是“木实水虚”,水生木,这是合理的。但当“木运”达到“相”的阶段,也就是说到了春季中旬的时候,木已经足够旺盛了,此时如果再有水来生发,那就是“遇湿而生”,这在春季的中旬来说就不是好的兆头了,因为木太茂盛了。所以这一周正是雨水增多的时候。
到了“囚”的阶段,水虽不及“相”的状态,但余气犹存,又遇到了土来相生,所以水虽然“不得势”却也有“力”。这时可能遇到的困难较多,但如果能坚持过这个阶段,那便“否极泰来”了。所以“阴雨连绵”就在这个季节出现了。 至于“死”的环节,那是冬季来临,万物凋零,无论怎样的努力,木都已经“无力回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