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五行属性是什么?

皮乐宁皮乐宁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山”字在古文中有两种解释,一是指山川,二是特指会稽(即今浙江省绍兴市)东南之山。《说文》:“岱,泰山西北麓之山也,从山代声。”段玉裁注:“谓泰山之主峰也。”“岱”的本义就是齐鲁大地上的泰山,与“岱”同义的词还有“岱宗”、“岱岳”等。 “岱”的另一种意义指的是会稽东南之山,如《尔雅·释山》:“岱,众山也。”郭璞注:“今江东呼泰山为东岳。”又,东汉许慎撰《说文解字》卷十一引东汉应劭《风俗通》:“泰山,鲁之东界也,有岱宗庙。”又,晋代郭璞注《水经》:“淄水东北径泰山下……故世云‘岱宗’也。”“岱”在这里泛指山东南部和江苏北部一带的山川。

春秋时齐国大夫晏婴说过一句名言:“吾欲托生于泰山之上——死则结草,以葬于岱丘。”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死后要埋葬在泰山的丘陵上。为什么晏婴想要葬在泰山之上呢?《礼记·檀弓》中解释说:“古者,明堂旁有欹器。”孔颖达疏:“此欹器者,盖是古代之酒樽也。”原来,在古代,“岱”既是酒樽,又是祭祀时的香炉。周人于冬至祭天于圜丘,夏至祭地于方丘;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改封禅于泰山,而将秦昭王时的铸大鼎置于方丘之外,以便于举行典礼时使用。

汉承秦制,仍以泰山为方丘。汉武帝于元狩元年(122 年)加封泰山神号为“高皇帝之神”,并亲率群臣祭祀,从此奠定了泰山神在道教中的地位。 据传,魏晋以后,帝王都沿袭汉制,每年冬至都要到东岳泰山祭祀。《后汉书·礼仪志》载:“冬至祀昊天上帝于圜丘,用特牛;夏至祀皇地祇于方丘,用牺羊。”

到了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朝廷正式确定了“泰山治礼”的制度。当年,玄宗派宰相张说前往泰山,监督修建祭祀殿堂;次年,将用于祭祀的太庙迁至泰山脚下,以便每年乘辇上山祭祀。张说的这一举措受到百姓的喜爱,当时的人们用民谣赞扬他:“凿山通道,惟张说贤。驾着金舆,升彼岱岳。百姓蒙恩,万民悦服。”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