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五行属性是什么?

皮乐宁皮乐宁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山”字在古文中有两种解释,一是指山川,二是特指会稽(即今浙江省绍兴市)东南之山。《说文》:“岱,泰山西北麓之山也,从山代声。”段玉裁注:“谓泰山之主峰也。”“岱”的本义就是齐鲁大地上的泰山,与“岱”同义的词还有“岱宗”、“岱岳”等。 “岱”的另一种意义指的是会稽东南之山,如《尔雅·释山》:“岱,众山也。”郭璞注:“今江东呼泰山为东岳。”又,东汉许慎撰《说文解字》卷十一引东汉应劭《风俗通》:“泰山,鲁之东界也,有岱宗庙。”又,晋代郭璞注《水经》:“淄水东北径泰山下……故世云‘岱宗’也。”“岱”在这里泛指山东南部和江苏北部一带的山川。

春秋时齐国大夫晏婴说过一句名言:“吾欲托生于泰山之上——死则结草,以葬于岱丘。”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死后要埋葬在泰山的丘陵上。为什么晏婴想要葬在泰山之上呢?《礼记·檀弓》中解释说:“古者,明堂旁有欹器。”孔颖达疏:“此欹器者,盖是古代之酒樽也。”原来,在古代,“岱”既是酒樽,又是祭祀时的香炉。周人于冬至祭天于圜丘,夏至祭地于方丘;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改封禅于泰山,而将秦昭王时的铸大鼎置于方丘之外,以便于举行典礼时使用。

汉承秦制,仍以泰山为方丘。汉武帝于元狩元年(122 年)加封泰山神号为“高皇帝之神”,并亲率群臣祭祀,从此奠定了泰山神在道教中的地位。 据传,魏晋以后,帝王都沿袭汉制,每年冬至都要到东岳泰山祭祀。《后汉书·礼仪志》载:“冬至祀昊天上帝于圜丘,用特牛;夏至祀皇地祇于方丘,用牺羊。”

到了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朝廷正式确定了“泰山治礼”的制度。当年,玄宗派宰相张说前往泰山,监督修建祭祀殿堂;次年,将用于祭祀的太庙迁至泰山脚下,以便每年乘辇上山祭祀。张说的这一举措受到百姓的喜爱,当时的人们用民谣赞扬他:“凿山通道,惟张说贤。驾着金舆,升彼岱岳。百姓蒙恩,万民悦服。”

昌弈跞昌弈跞优质答主

齐郡泰山

泰山,古称岱山、大山、岱宗。五代后唐时,鉴于五岳名称不一,为“岳神”定名号爵位时,改“岱山”为“泰山”。历代君王多封泰山为王、为帝,或加以尊号谥号,故岱岳之神是五岳中爵位最高的山神。传说泰山是上古仙人五圣、五真升仙聚居的处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十三说:“泰山高而为群岳之首,神仙之宅,君主帝神之都,八方之内群灵所会。”

泰山,在五岳中东、南、西、北、中五方正位中之东岳,属东方甲乙木,东方之正色为青,故又别称“青岳”、“岱宗”(“岱”为泰山雅称,有“通达”之意)。五岳在五运土木金水火中属金,依阴阳五行生化法则,金生水。五岳又各有一个神岳。东岳泰山,五行为金,五味为辛,其神岳是神在南方丙丁火之衡岳。青、东、木之五岳为崂山,其主神是青帝和海眼老母。泰山周边为鲁南山区,以山前倾斜平原与华北平原相隔。主峰玉皇顶(又名玉皇顶峰。玉皇,指天界最高主宰玉皇大帝)海拔1532.7米。泰山山系北起黄河,南到淮水,是山东丘陵中构造基底最高部分,为一古陆块。泰山是华北平原上屹立的一座孤山,是距今18亿年前古老的泰山杂岩体隆起形成的变质岩系,经长期风化剥蚀之后又在距今6亿年前被抬高和断裂,在距今数千万年的新生代地史阶段,由于地壳不断上升,降水的冲刷和地下岩浆不断上升,地表被侵蚀切割成十分破碎的断块。在漫长的时间里,断块的某些部分被抬起来,形成地势高峻的块隆,另一些部分则由于断裂和塌陷成为平原或低地,泰山便因此而形成。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