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五行对应什么颜色?

杜正华杜正华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五行和五方的观念在古代中国基本上是一种常识,几乎跟今天人们常识性的东西一样多。在今天的科学体系中,所谓“五方”已经没有了固定的物理意义。不过,古代人根据太阳和月亮的位置变化来划分方向,还是有着一定的实用价值。 至于五行,则完全是一种哲学思想,是古人对于世界本原的一种认知方式。这种认知方式,既来源于对自然的观察(比如,金与木、火与土的关系容易理解),也来源于某种抽象思辨的结果(比如水-火-土-金-水的顺序,其实并没有必然的物理联系)。后人虽然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验证某些自然现象属于某个或某几个五行范畴,但是五行本身并不是科学的概念。

不过,古人运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来指导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却是有一定道理的。 就拿色彩来说吧——中医的理论中,就有五色归经的理论,认为不同颜色的光线进入人体后会沿着相应的经络运行。所以,用色彩来治病或者养身,自古而有之。 (图片引自《中国古代哲学简编》第四章第三节 ) 五色归经只是中医理论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中医还认为不同的体质适合不同的色彩。

《黄帝内经·素问》中有“治法在于知阴阳所在,以通四时;达五脏;调营卫,不妄作劳,故能形与气俱壮。若明于天地阴阳所在,五脏更属,血脉倾流,精魄布属,各得其所,寿可知矣。夫五色玄黄赤白青,此天之常规,地之经纬,人之血气,发而为毛羽,散而为华萼,聚而成精液,行之乎天,居乎其地,摇动于五方,昭昭乎日月经纬,阴阳升降于其中,如环无端,莫知其序,非其道也,则脏气不平;其色乃乱。 ” 所以,按照古人的理念,我们现在的肤色应该是在地理因素(东南西北中的气候土壤差异)和后天因素(个人生活习惯以及环境的影响)的作用下逐渐形成的。而且,这个形成过程是大体稳定有序的。

既然如此,我们就可以按着古人教给我们的方法来调整自己的肤色了——如果您的肤色偏于哪种颜色,就尽量弥补一下。如果您的肤色偏于哪种颜色过多,就要注意减少一些。 比如,一位女士发现自己的皮肤黑了,就可以采用夏季防晒、冬季祛斑的方法来改善一下。而如果这位女士的肤色白得没有血色,就应当注意多吃红色的食物,如红枣、西瓜等,使肌肤能够获得足够的营养而润泽。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