淦五行属水什么?

孙儒泳孙儒泳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工”字是六书之一,分析字形应该从象形入手。 “干”的甲骨文如下: 是字象形,像一人站立,双手举着工具的样子;金文字形如下: 可见金文的字形是在甲骨文基础上做的简化处理。 小篆字形如下: 隶书、楷书继承了小篆字形。

所以从象形上看,“干”的字形演变过程是: 从象形上无法看出“干”的五行属性啊!古人怎么判断五行的呢?《尔雅·释木》里有记载: 可见,根据树木的特性来判定五行的属性,是战国以来人们的普遍做法。

有人根据上述材料主张“干”属木。 也有人主张“干”属土。 理由是“干”字本义是指干燥的东西(如树干)。 还有人认为“干”属火。

理由是“干”字的本义是晒干。 还有一种比较特别的说法,认为“干”属于金。 理由是把“干”与“辛”两个字放到一起解释。 因为“辛”属金。 且看“辛”的甲骨文如下: 金文字形如下: 可见“辛”字的字形在金文中做了一定的简化处理。 小篆字形如下: 隶书、楷书字形如下: 所以从象形上来看,“辛”的字形演变过程是这样的: “辛”的古文“音辛”二字相通,而且都指代女性生殖器,所以有学者认为“辛”从“干”得声,而女性的生殖器属阴,所以“辛”属阴,即属水。 这种观点正确吗?我们来看《尔雅·释训》中对“辛”的解释: 原来“辛”的本义不是妇女的生殖器,而是辣椒和胡椒。

辣椒和胡椒都是大热之物,所以用“辛”来形容烈性酒。 用“辛”来形容酒的烈度,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有了: 用水来解读“辛”是不妥当的。那么,“辛”属木还是属土,或是属火呢? 我们来看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编著的《智囊补》中记载的一个故事: 明朝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礼部尚书孙承宗因与皇上意见相左,不愿参与殿试考进士,便以病为由请假回家。皇帝得知他生病的缘故后大怒,下令将其逮捕入狱论罪。

孙承宗在狱中听说皇上打算让他吃尽苦头,心中惶恐不安,遂请罪说:“老臣无状,犯了大罪,死有余辜。但是老臣今年已六十三岁,希望能活到七十岁,好为陛下尽忠。” 皇帝听了他这番话更加恼怒,说道:“你想活多久就多久,我让你做千年老龟!” 于是,孙承宗在狱中被关了两年多。

到了明神宗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皇帝想起他来,又命人将其召到京师。但孙承宗此时已经七十一岁了,长途奔波难以承受,便在途中向朝廷告假。

回到北京后,未等复任,他便病了。此后一年时间,孙承宗多次想重入仕途,皆因年老体弱而作罢。 万历三十九年(公元1611年),孙承宗年七十四岁,去世。 从这个故事来看,“辛”似乎属于老阳,也就是属火。 但我查了一下史料,发现明末文人张岱在其著作《陶庵梦忆》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按张岱的说法,绍兴酒最出名的是“混花”,所谓“混花”就是用“元红”与“色酒”勾兑而成。

“元红”就是“沙坑水”,用“元红”酿酒,必须加入少量的红糖或白糖,才能使酒水变得色泽猩红,味道醇厚香甜。 而“色酒”其实就是烧酒。 这种烧酒,是用白粮食酿造的。如果加入糖,只能增加香味而已,颜色仍然是白的。 张岱还提到一种名为“善酿”的酒,是用糯米和“元红”共同发酵而成的,其特点是香气馥郁芬芳,入口之后余香绵长。 这三种酒,在张岱笔下都非常甜,这说明它们都应该属于“浊酒”的范畴。

清人赵翼在《陔余丛考》中列出了不少关于“辛”的例子: 这些例子说明,“辛”在古代不仅指代妇女的生殖器,而且还指代一切有辛辣之味的食品。 我认为“辛”应该属火。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