樑的五行属于什么?

万妃月万妃月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梁,木字旁,五行属木。 《说文解字》释“樑”:房梁也。从木、高省声。本义屋梁。引申为桥,又引申指量词,用于计算房屋,后表示量器中的容水量。 “樑”是形声字,木为形,高为声。本义是指架空的承重构件,即屋粱。《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离宫别苑,相望乎绛县曲梁之间”。这里面的“梁”便是屋粱的意思。由于古文字中“粱”“梁”通假,故这里的“梁”便是“粱”。

秦一统天下之后,修建驰道,取直不曲,便有了所谓的“直樑(梁)”。《史记·孔子世家》有载:“齐国临淄之城,有七十里之郭。”裴骃集解引晋灼曰:“言其郭广七十里也。”可见古代的城郭都是以墙来作为防御作用的,而城墙是由夯土筑成的,在土里掺和着芦苇等植物,这样能使城墙更加牢固,这也是中国早期城市建设的一大特色。这种由泥、沙、黏土、碎砖块混合而成的建筑材质,自然不能像混凝土那样能够构造出各种复杂的几何形体。这些土木结构的建筑物,都需要用到大量的木头来做支柱。所以古人说“栋隆之,不崩堂。” 《诗经·大雅·棫朴》中有“栋挠(桡)”,《诗经·小雅·斯干》中也有“如栋挠”。这里的“挠”便是屋粱弯曲的意思。古代的房屋没有现如今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都是依靠梁柱支撑着整个房屋的结构。如果梁柱受损,整个房屋便会倾倒。古人很重视对于梁柱的修缮。《礼记·月令》中就有记载,春季修整房屋,要“除虫樑”;秋季“缮风檐,修屋桷”。

除了房屋的栋梁之外,桥梁的横梁亦作“樑”。《集韵·阳韵》注“樑”:“水桥也。”《尔雅·释水》中便有“河梁,水桥。”可见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就已经有了桥梁建设,而且使用了拱形的构架方式来承重。到了汉朝的时候,中原地区出现了拱形石桥——衡重石拱桥。到宋朝的时候,浙江的钱塘江上出现了中国第一座石拱桥——广济桥。这座桥头上的题额“广济桥”便是用石头砌成“广”字形状,以中间凹陷象征“广”字中间的“冖”,两侧突出象征“广”字的“宀”。这样的设计真是相当形象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