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五行属性?

费明费明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五行,金、木、水、火、土——这里指五种自然界的事物。 五行的概念最早见于《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这是我国古代人们将世界上的事物分成五大类,这五大类在现代科学中属于不同性质的范畴,但在古人眼里它们却是相互有机联系的一个整体。 后来人们把五行和人体的五脏联系起来,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体内五脏也有五行所属。

中医理论认为,世界是由金(西方)、木(东方)、水(北方)、火(南方)、土(中央)构成的。同样,人体也是由五脏组成的整体。 这5种物质(五脏)在人体中发挥不同的作用。

1. 心属火

2. 肝属木

3. 脾属土

4. 肺属金

5. 肾属水 在古代中国,人们根据这些属性的相生相克来指导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 饮食方面: 五行对应着五色、五味,所以人们可以根据五行的相生相克来决定每天的饮食: 金生水,所以多吃鱼类可以帮助肾脏排毒; 火生土,所以多吃甜食有助于脾胃消化; 土生金,所以多吃富含矿物质的食物可以养肺…… 方位方面: 古人把地球分为了上(南)、下(北)、左(东)、右(西)四个方位。

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每个方位都有一条生气之路和一个死气之路。 左为阳,右为阴。因此在左边的生发之路上,应当注意不要伤害阳气,尤其是在春天更要注意保护肝脏;而右边的死气之路上,应注意收敛阴气,尤其是冬天不要让肺气过盛。

经络方面: 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它按照一定的路线循环往复,如环无端。 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每一条经络都有它的“生气之路”和“死气之路”。我们可以通过这些线路来调节脏腑的机能。

潘维亚潘维亚优质答主

五者有其运动变化的规律,在不断的变化中相互影响,五行的运动变化规律主要有相生、相克、相乘、相侮和制化五种。

在中医学中,把人体内脏与自然的五行属性结合起来,并运用于疾病的治疗和护理,在中医学的脏腑学说里,把人体的五个脏器(心、肝、脾、肺、肾)以及与这些脏器有关的组织器官分别归属于五行,使复杂的生理功能和症状简单化。

所谓相生,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正常制约和控制。若由于某种原因,使一行对另一行的制约能力超过了正常的限度,对被制约的一行过分抑止,就叫做“相乘”。所谓“相侮”即相互欺侮和相互反侮。相侮有两种情况:一是“反侮”,即一行本身太过,使原来所不胜一行(即克我的一行)过度担惊受怕,以致发生过弱现象,比如肺金太旺,使肾水受到反侮;二是“相侮”,即一行本身受侮太甚,则难免去欺侮其所胜一行(即我克的)以求平衡,比如肝木太强侮土太过,土气受伤,土虚不能制水,致使肾水也太过而反侮肺金。乘侮都是太过所引起的否定性的相互影响。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