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土与什么相克?
1、土生金,土过多而金缺乏或者太弱,导致金难以生长。所以土多而金少的命,一般财运不佳。
2、金克木,也就是土克水。因为水生木,木的枝叶都离不开水;如果土太多,那么水被埋没,无法滋润树木,自然草木不长。所以土多而水少的命,通常阳气不足,精神萎靡不振。
3、木生火,也就是土掩火。火本来就是靠烧,如果被土盖住了,那还怎么烧呢?所以土多而火弱的命,一般做事没有朝气,很被动。
4、火克金,也就是土克金属。由于金需要土来培养,但火会伤害金。当土过多时,火燃着土,伤了金。所以土多而金弱的命,容易伤财。
5、金水相生的道理和水木相生是一样的,不再赘述。 总之,一个五行齐全的人是不太可能缺什么就补什么的。要看具体的八字组合才决定是否要补。比如甲申日生于子月,年柱是己丑,天于是丙寅。这个八字虽然土少,但是申子辰三合水局,年柱又属土,土并不缺。这种情形下就不必再补土了。相反,如果是壬戌日元生于亥月,年柱是癸卯。这样的八字就是土多,就必须得土。因为在冬天,土不热,需要木来疏土,助土发热。年柱癸卯,正印生身,身强土旺。
五行:哲学中认为构成各种物质的五种元素包括木、火、土、金、水。五行学说分别以其特性、生克乘侮规律来阐释五脏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相互关系,作为中医分析、说明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基本概念和思维方法,用“比类取象”的方法把五行的特性与人体的五脏以及自然界的诸多事物进行类比,并以此说明五脏的生理特点以及五脏之间的关系,同时将人体与外界环境紧密地联系起来,认为人体的五脏与自然界的木、火、土、金、水是相互联系的。
土具有能生化、承载、受纳之特性而有“万物土中生”及“万物归乎土”之说,故土为万物之母。五行土与什么相克?
相生关系是指五行中此一行对另一行有促进、助长、滋生、资生、资助、助益、生化、兴盛的意思。五行相克的关系是指五行中此一行对另一行的约束、抑制、阻害、排斥、克制等。五行中每一行都有促进、滋养自己之气的方面。如春生、夏长、长夏化、秋收、冬藏,即为相生关系。五行中每一行都有抑制、约束他行之气的方面。如“春生夏长而无夏收,则冬不易藏”,即为相克关系。如果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正常,则五行处于协调平衡之中。
相生的次序是:
木生火:《内经》说:"木生火",就是说,木可以燃烧生成火,所以木生火。肝属木,心属火,肝木之气能协调心火,使心阳在功能亢进时不会过度,故曰肝木能生心火。
火生土:《内经》说:"火生土",就是说,火能烧灼万物,使万物分崩离析,化为灰烬。灰烬即从无形转化为有形,有形之土当然有载高纳污的作用,所以火生土。心属火,脾属土,心火有温助脾土阳气之功,胃可腐熟水谷,脾得心火温养,其运化功能也旺盛,所以说心火能生脾土。
土生金:《内经》说:"土生金",就是说,金属矿物深藏于地下土中,有了土地的生化作用,金属矿物才能生成,所以土生金。脾土属土,肺属金,脾气强,肺气盛,肺金得脾气的滋养,其清肃之气不至于亢奋,所以说脾土能生肺金。
金生水:《内经》说:"金生水",就是说,金属能贮水,《老子》中说:"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而且金属遇冷则凝成露珠,有冷降水滴的作用,所以金生水。肺属金,肾属水,肺清肃之气下降,滋养肾水,使肾水不至枯竭;且清肃下降之气,有助于肾水的畅通下达,所以说肺金能生肾水。
水生木:《内经》说:"水生木",就是说,木本主疏泄,有了水的湿润,木体才能条达,枝繁叶茂,所以水生木。肾属水,肝属木,肾精足养肝木,肝木疏泄之气畅达,促进了人体气血功能的旺盛,所以说肾水能生肝木。
相克的次序是:
木克土:《内经》说:"木克土",就是说,木能破土而出,木的生机旺盛而强盛,必然疏通土之壅结。《难经》认为,木为水之子,克土能培水,即制土生金,使火不再畏金。肝属木,脾属土,肝木条达疏泄,调畅脾土功能,使脾胃消化运化功能正常,不滞涩壅塞,所以说肝木能克脾土。
土克水:《内经》说:"土克水",就是说,所有的盛水器皿都是由土所生成,且土入水后水即浑浊,所以土克水。脾属土,肾属水,若脾阳旺盛,在人体水液代谢中,则可克制肾水,使肾水下达不致泛滥,所以说脾土能克肾水。
水克火:《内经》说:"水克火",就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