洂在五行属什么?

骆馨逸骆馨逸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洂”字在现代汉语中不存在,在古汉语中是一个生僻字,含义模糊不清。这个字在晋代以后出现,唐代开始流行,一直用到明代,之后就不见了。 它最早出现在《晋书·宣帝纪论》里: “师旷、王衍之流,皆推尊圣德,言则无味,语则难知,所谓‘清谈’者,其道可知。其始也,盖闻道之所归,妙玄之门,虽非无为,而称‘澹台’(注:即“澹泊”)以标幽冥之情性,追玄虚于缥缈之间者也。自魏氏革礼,普天率土,笃信道教。高才硕学,略不著书;清谈一宗,要皆微旨。故张季鹰笑王衍曰:‘乌巾白帢,吾不自为轻。’(注:这句话意思是东晋名士张季鹰嘲讽西晋名士王衍穿着打扮不像个出家人,有失风范。“乌巾”就是黑色头巾。“帢”是一种便帽。)

“魏晋时人说话文绉绉的,一个简单意思要拐弯抹角地表达出来,常常让人听不懂。这种风格影响了他们的写作——比如《世说新语》中的很多条目都是短小精干,语焉不详。想要了解当时的风气,这书是最好的材料之一。不过作者南朝宋人刘义庆本身是个官宦子弟,生活在江南地区,他的描写难免偏于南方口音和风格。“惔”“衍”二字正代表了这种风格。

“惔”字今天已经不再使用了,但它的异体字“澹”在今天仍然在使用,如“心旷神怡”的“恬”。 “衍”字今天的繁体字是“衍”,通用简化字为“衍”,读音同“演”。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