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的五行属什么?

糜浩雨糜浩雨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洪武正韵》收录了宋代司马光编撰的《类篇》所收汉字,共5353个字,其中“步”字列在第一字,归入“部”。 “步”字的“广韵”音序为“bù”且注有“步”字的中文解释和字形来源(形声字)。可见“步”字的“五音”排列为“屋部”(现代汉语拼音为“bu4”);又见于《集韵》、《康熙字典》等古文字书。 然而到了民国时期,著名语言学家王力编写《新华字典》时,“步”字归入“部”,以“p6”的音序标注于字典首字母表之中。同时用简体字替代繁体字作为现代汉语的书写形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我国采用了以普通话作为规范语音的国家语文政策。1958年,教育部公布的《普通话拼音方案》中规定普通话的音节用一个字母表示,没有声调,而古代声调一般标作符号。现代的“p”只有平舌音和翘舌音之分,而没有古代的阴阳上去之分,因此用拼音方法标记古代读音会存在一定的误差。由于历代官话发音都有变化,更增加了这种误差的难度。所以用拼音标记古代地名发音并不准确。如“长安”,其准确发音应为[tʂ'aŋ],用现在的普通话拼音拼出来是[cǎn'ɡānl]。用旧式标音法应作([kɔːŋ'ɐŋ]),用新式标音法应为(jʊən'ɑːŋ)。

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对汉字进行了简化改革,“步”字的简化字为“步”,其字形来源于“涉”。但是简化字“步”的笔画数比原字“步”多,因而不符合汉字既省笔又省形的原则,而且将“步”字的“广韵”切音“普故切”(“广韵”切音属于古音系统,用现代语词表述就是“普故切”相当于英文的ph-。至于为何是“ph”而不是“pu”则是基于同样的理由。

为了保持汉字字形与读音的统一性,1977年由国务院批转的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中文常用名称缩写词典》收入了“步”字,读若“bù”(此处的读音依据为《新华字典》)。这个读音同“不”“布”等字的今音完全一致,这显然是不严谨甚至是错误的。因为“不”“布”等在古时除了拥有阳去二声之外,还有一个入声号[p̚]。从“广韵”来看,“步”字归入入声五音之屋部的确说明了“步”在古代有着清晰的入声读音,而这个读音到现代已经消失。但入声读音消失不等于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它通常是以塞音的形式保留在了一些常用字的读音里。这就是说,“步”字保留了入声读音的塞音元素,只是该塞音经历了舒化变成了喉塞音而已。因此现代读音“bu”其实是对“步”的古音存留下的痕迹的一种模糊概括——“b”代表的是入声字,“u”表示的是阴去声音节。这样的归纳方式并不科学,但由于人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读音并且以此作为标准来拼读新的汉字,因此也就无法改变了。于是,“步”成了众多以“b”开头,归入“去”部的汉字的典型代表。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