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字五行属于什么?

宋相羽宋相羽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精”字的五行,在古书上有多种说法。 《汉书·宣帝纪》:“身衣黄袍、履赤舄,登龙辇。……惟因居摄,称假皇帝,朝见天子,自称臣,屈节辱己,推诚事君。”颜师古注引如淳曰:“精者,金也;赤者,火也;黄者,土也。” 又如淳说:“今以建午月午日午时生人,为火命,名为中心。其色赤。”“火生于寅,死于戌。”据此可知,如淳认为“精”是“火”,“赤”也是“火”。

又东汉大经学家蔡邕在《月令章句》中解释冬至一阳生而春分阴气退避时说:“雷,震也。先王于此时,雷霆奋振,阳气始布,故谓之惊蛰。”蔡邕又说:“阴阳之交,万物之秀气盛德,故曰清明。”蔡邕认为“精”属木,与立春位置相应,是生发之气。

又晋代学者王衍撰《春秋元命苞》云:“仲春,发陈,物始生,天地别气,厥阴风木。……阴阳交泰,万物萌动。”此“精”亦属木。 以上所述,“精”在汉代以前和魏晋时期,都被认为是属木的。

另外,唐代李虚中有著述《李虚中集》,其中记载了李氏一家相法的传人李果所作的一篇长一点的《五脏所主》,文中提出,“心主五神,心为君主”,“脾主五味,口腹欲淡而少。肝主五色,衣裳宜浅。(肺)主喜笑,声音高亢。肾主二便,小腹微痛。”并指出,人的命运变化取决于五脏六腑的功能,而人的寿命长度则由心、肝、肺、肾四脏主宰。 至于“肾”所主的二便,李氏认为,小便的频数与长短,都与肾有关。同时,他还指出,五脏中的每一脏都有它的“所主”、“所忌”和“所畏”。比如“心恶热、喜寒。肝恶风、喜燥。(脾)恶湿、喜干燥。肺恶寒、喜暖。(肾)恶暑、喜凉。”(注:原文中各脏所恶所喜皆有数十条,略去不录。) 如果一个人经常处于某种不良的状态之中,那么他的内脏功能就会受损。长此以往,这个人的运气就会下降甚至身败名裂。 李虚中说:“凡人之命,皆属五行,有清之士,得五行之净。……浊之士,受五行之污。” (注:这段话的意思是,人的命运都取决于自身的五行状态。如果一个人的五行纯净,没有沾染其它颜色,那他就是“清之士”。倘若一个人的五行沾染了一行或几行,那就是“浊之士”。)

李虚中把人的命运归咎于人体内环境的状况是有他的理论依据的。 根据上面所引《五脏所主》一文来看,李虚中也认为“精”属木,与春天相应。但是他又认为这种“木”不是自然的木(生发的木)而是有形的血肉之躯。也就是说,人在后天吸收的水谷精气经过脾胃运化生成的营养,被人体充分利用之后,剩余的精华就储存在体内,形成了一个个的小“木”,这些“木”的形态被称之为“形实”。 用现代语言来表述就是:先天之气(生命信息)+后天之气(呼吸之气)+水谷精微(物质能量)=生命体+新陈代谢。 这里的新代谢,用中医的理论来讲,即是脾胃消化吸收后,“营血”和“津液”所发生的各种变化。这变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物质能量转化为信息的过程。而这个转化过程的剩余部分,即是我们所说的“精”。这个“精”就被赋予了狭义的生物学意义——它是人体各个脏腑组织进行新陈代谢的时候所产生的有形之质。而这种广义的“精”——生命信息,则是由精、气的运动产生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