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的五行是什么?

殷秀云殷秀云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在《神农本草经》中,麋(即“鹿”)属“肉之味”,谓其“甘,温,无毒。主补中,益气,厚肠胃,补五脏,益精血,暖腰肾,治虚劳,风虚头痛,手足厥冷,筋挛,膝痛,消渴,阳萎,久疟,遗精,小便频数。”

在唐代的《新修本草》中,对“鹿”的描述是:"鹿,味甘,温,无毒。治一切劳损,风湿、痹症,筋骨不仁,手足拘挛。久疟体虚,消渴,小便数多,阳痿。”

在明代《本草纲目》中,对“鹿”的解释是:“鹿,淫羊藿也;或曰鹿茸,或曰马鹿。按:《周礼·巫祝》注云:‘凡祭祀,角抵以祭’,又云:’祭祀,角鹿’者是矣。盖角与鹿通。又《汉书》注云:‘山泽草木刚劲,故曰鹿’者,此则鹿字之义也。” 古人眼中的鹿是一种食用性动物,属于“杂食”类,能食五谷,善食肉类,而且吃的方法比较讲究,应该是“细嚼慢咽”“少食多餐”的那种。

另外,古人还认为鹿具有“春采之”的含义。如宋代苏颂《图经本草》中说,“今人采茸于初生时,虽云嫩,而坚牢可爱;后渐枯老而色白。”清代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中也记载,“春初先采花,名曰‘冰片莲’,色甚莹洁,蒸气如冰。”“二月初采,曰‘玉蕊’,色黄而薄,用盐水腌之,佳极。又有青莹者,名曰‘凉蕊’。”这里的“春采之”其实就反映了古人的“食育”观念——春天应该多吃些“生发”的食物。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