惢五行属性是什么?

赵潇佳赵潇佳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说文解字》里有:“惢,心多忧也。从三心”段玉裁注曰:“今人字作‘蕊’,非是。”“惢”字是一个会意兼形声的字。上面部分的“木”表示与植物有关的意思;下面部分的“心”(或“忄”)表示它具有人的情感、情绪方面的含义。整个字形形象地表示了“心和草木相交乱”之意。

《集韵》里“惢,忧也。又理也。”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里说:“惢,忧也。从心,上象枝叶交错之形。一曰理也。”“惢者,枝叶之心。” 这里需要说一说的是,古代的“忧”字写作“憂”,上面部分不是“辛”而是“艹”,这个字的本义是指用草编成的扇子。

后来才有了“忧愁”“忧虑”等引申意义。 段玉裁说的“今人字作‘蕊’, 非是”就是指将“惢”误作“蕊”。 而“蕊”字在古文字结构中,属于上下结构的字,而且上面的部分是“艹”而非“木”——这跟“憂”的构造是一样的。

所以“蕊”在古代指的就是草木的花蕊。也就是说把花蕊称为“蕊”,古人是这么写的(如下图): “惢”和“蕊”古代都读 xuē。

1955 年汉字简化后,“心心相印”中的“惢”简化为“心”,而“花蕊”的“蕊”简化为“笔划简单”的“蕊”——其实这也是“心”。 这样就给“惢”和“蕊”造成了新的混乱——因为“心心相印”里的第二个“心”现在看起来像第一个“心”,而“花蕊”的第一个“蕊”看起来像第二个“蕊”——虽然读音一样,但是文字完全不同。这种相同又相形的文字现象,在古文里叫“形讹”。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