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里的五行怎么讲?
“通”字,从辵、甬声,本义是道路得通的意思。《说文》有“通路也”的解。 “路”在古代表示的都是人工修筑的道路(与“川”相比),因此“通”表示通畅,无阻碍时,自然与土、石有关——筑路当然要泥土和石头了;而“道”就不同了,它除了指土石筑成的路外,还指自然界原本就存在的道路,如山川、河流等等的自然路径。所以“道”的本义中并不包含有人工修筑的意思。正因为如此,当道路因为积土而成,无法通行时需要疏通,也就是要把路上的土清除或者把路上的障碍物搬走,我们就用“通”这个字来表示这种意思。
在现代汉语之中,“道路”、“交通”中的“道”已经不再具备这样的意义了,而是泛指一切方法、途径。这显然是因为古人造字时所具有的丰富涵义的“道”,被用多了之后,衍生了新的词义所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通”还有一个基本的汉字特征值得注意,那就是它常常跟方位词结合在一起构成复合词或合成定语。这一点与“路”非常相似,如“途中”、“通风”、“四通八达”等。我想可能是由于这两个字都表示“道路”的缘故。当然在这里分析的仅仅是两个字的表意功能,至于是否还有其他方面的联系,那就不得而知了,也许只有留待继续研究才能知晓了。
通里属土、原穴属木、腕骨属金,是土、木、金的组合,而通里的本穴属金。通里属土是因为心的五行属性属火,其母是土。
属金是因为所取穴位在地五是指寸里的本位。通里之名是取此穴可以通利心脉、调理心气之意。因为此穴位是心经经穴,与心经相表里,故心经所属的奇经带脉也由之通达。通里位于腕横纹上一寸,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其主要功效为:补虚清热、调理心脉。可治疗脘腹胀满、消渴、暴喑(突然发不出声音)、失眠、头项痛、烦热等。
此方主攻胃火亢盛所致的烦热内扰之症,由带脉为病引起的饮食、睡眠异常均可使用。属木是因为其取用为地五是指寸的本位,与本方通里的配穴的原穴神门属火、合穴少海属水,是木、火、水的组合。神门之名最早见于《灵枢·本输篇》。
因其位于腕横纹上,为心经原气经过和停留的部位,经气输注于门,故名之,神门为门穴。是心经的原穴,也是一脏之气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中输土穴,位居五腧穴的第二位。其主要功效为清心火、除烦躁。可治疗心动过速、梦遗滑精、失眠、惊悸、怔仲、健忘、虚烦不寐、惊痫发热、胸胁痛等。
此方主攻心脏或带脉为病引起的带下或遗精,以及心血亏虚、心气不足、心神不宁等症。少海之名最早见于《灵枢·本输篇》。因其为心经水液所凑注之处,心主血、血配水,心经井、荥、输、经等穴位在前臂部,至肘内侧才积聚了一点水液,此处如海,故名之。少海是心经的合穴,有合水受污、水液浊乱的含义,与合穴配属五脏相合。因其位于肘内侧,为心经的脏真(即脏气纯而不杂)所注之处,其主要功效为宁心安神、补虚降热。
可治疗惊悸、心痛、暴喑、肘臂痛及瘰疬等。“神门”位于手腕部,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仰掌时,当尺侧腕折纹上1寸处取穴。现代常用来治疗失眠、神经衰弱、癔病、心绞痛、胸神经痛等。按摩或针刺神门可有酸、麻、重、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