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演唱会第几场好点?

凌国娣凌国娣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只讲内地,不说香港台湾和澳门,毕竟我没去过那里。 先说结论吧 这个问题的答案取决于两个因素 一是你对表演者本身的了解,二是你离舞台的远近。 我将分别解释这两个因素的影响 (注意:以下所有论述都基于“正常”情况之下进行的讨论,如特殊情况请联系我!)

一、对演出者的了解 如果说距离是客观的因素,那么对演出者本身的了解就是主观的因素了。 人是一种很特别的动物,我们对于事物的看法会受到自身的影响。 所以不同的人去看同一场演唱会有可能得出不同的观感。 这部分主要是因为每个人的专业知识、经验、兴趣、关注点等等的不同造成的。 以去看一场演唱会为例,有的人可能是纯粹路过,看见别人在看于是也跟了过来,这样的人对演出者本身自然不会有多少了解;而有的人则可能提前好几个星期就开始盯着相关的站点看消息,就这样依然有可能出现看完了整场之后好像什么也没发生的情况——这样的人与上面那种人看了等效时间但信息量却可能天差地别。 以听歌为例,有些人可能只会听歌手现场唱的一两首脍炙人口的经典曲目,这样的人对演出者本身的了解肯定远远不如天天听着磁带看着mv跟着哼唱的人。

所以啊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你在知乎提这个问题大概可以得出两点结论 一是在此之前你没有参加过类似的演出,二是你希望参加一次。 对于第一个结论,我想说的是,如果你没有参加这类演出的经历,那么在挑选的时候最好找一些知名度相对较高、粉丝群体较大的艺人。原因不言自明,这样的艺人一般比较有保障,就算出意外也是能够驾驭得住场子的。 至于第二个结论嘛 嘿嘿嘿~~你都已经决定要参加了,还问我干嘛!赶紧买票去呀!!!

二、距舞台的距离 说了这么多,终于来到这个影响因子最大最重要的因素了。 首先,你需要弄清楚一个问题,不管是你主动选择的还是被动接受的,你坐在哪儿?是站得遥遥无边的观众席里,还是接近舞台的包厢中,又或是紧挨着舞台的地下或楼上? 这里需要引入一个概念,音浪(soundwave)。简单地说,就是一个波从振源向外传递的过程。 声音是一个波动,有始有终,因此我们可以把每一个波叫做一个音浪。 每一个音浪的开始是由振源发出的基波(fundamental wave),接下来是各种振幅的大小不等的各种谐波(harmonic)。

当这些音浪经过长长的传播过程到达你的耳朵的时候,它们已经变得相当微弱了,所以你才会觉得听到的是由远及近的声音而不是一个个连续的发自体内的信号。 而距舞台远近不同导致的听觉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基波和第一谐波的能量不同引起的。 (因为一般观众都不会坐在很靠近舞台的地方,所以这里讨论的第一谐波都是指最低的一个。) 当第一谐波的能量很大时,即使基波很小,我们也会感到声音很「大」,反之就会感到声音很「小」。

这就像我们在户外观看远方移动的火车时,总是先看到火车头,然后才是车身,这时我们会认为火车正在靠近,而一旦车头过去后,我们又认为火车远离了。事实上,声音就是这样,我们从远方看到这个凸起的「山岭」,总是先看到一个低音的峰尖,然后是高音的谷,我们就认为自己听到了一个逐渐增强的声音,而当这个峰尖渐渐消退后,我们又开始意识到刚才那声嘹亮的鸣叫其实只不过是一瞬间的事。 说到这里,你应该已经很清楚了。所以,问到最后: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