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胡同在哪里?

施清成施清成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先引用一句蔡澜先生的话作为引子,他曾在书中写到“我这一生,只有两个梦想,一个是住别墅,一个是开旅馆……我现在已经实现了第一个梦想;第二个梦想,我希望能够实现” 是的,这位老爷子已经在北京实现了他的第二个梦想,并且在东城区创办了一家名为“新侨饭店”的酒店(现已关停并转),这间酒店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了胡同里的四合院进行改造而成为其中的客房。

说到胡同,我想应该从老北京的城砖说起,当年北京的城墙和炮楼共有11.6万余块城砖,这些城砖高约3米、底部直径约为2.7米,每个都重达两吨半左右,据说可以围坐满30多人,合抱的人数就更多了。

老北京的城墙除了防御外,还有重要的功能——排水,因此每座城砖之间都有窄窄的缝隙用来排泄雨水,正是得益于这个设计,北京在雨季的时候没有发生过严重的内涝。 1954年,北京市政府决定对内城四门及城墙进行修复,在修城门的同时,也顺带对城内的一些“闲散”胡同进行了治理。

1969年后,随着城市建设的扩张,北京开始了大规模拆除城墙的活动,直到这时我们才意识到,那些承载了太多历史的厚重城墙即将被推倒,那些筑于元末明初的城砖也将逐渐坍塌。 幸运的是,一些建筑学家和摄影家们及时地记录了下来,谢天谢地他们终于让我们在今天还能够看到这些城砖的身影,它们或作为博物馆内的展品向人们讲述过去的故事,或是静静躺在某条小河边等待另一个轮回。

但还有一种城砖,它们并未远离我们的生活,事实上每天你都可能与之接触却毫不察觉,它们就是我们现在所居住的的四合院。 据专家考证,现在我们所居住的四合院,大约有近一半都是当初城墙或者炮楼的城砖所改建而成的。

在旧京城区,尤其是在东西城,分布着大量的“方砖街”“炮局胡同”以及“方砖庵”等地名,这都是昔日城墙遗址的痕迹,当然这些地名现在已经不复存在。 如果我们沿着城墙根一路寻过去,或许能发现更多的惊喜,比如那座被誉为“北京最美庭院”的恭王府,据说它的主院就是利用原紫禁城的外朝宫殿所改建而成。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