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字五行属什么?
《说文》:“天,大,於人也甚遠。”天有“大”義。 天有“高”義。 漢代以前的高,是與天的“大”相配合而使用的。如《楚辭·卜居》:“寧正言而不懼乎?”……由上可知: “天高”之“高”本意为“正立”“端立”(引申为直立); 而今之高是指与地面垂直的距离(竖)。所以說“天之高”的“高”和地之“高”不是一回事兒! “天圓地方”中的“圆”指天象之圓,即月亮在天空中走一圈是一個整圓,而非地之圓,更不是現代的球體形狀。
《釋名》:“天,間也。有層層無極盡間隔者也。 ”(天地之間是有分隔的。)这里的“间”当平靜、安穩解。(《方言》二:“凡物相因得生曰間。”)其實這種對天地的理解在古代是很普遍的。比如《淮南子》就說天道圓而地道方。再比如在《老子河上公章句》一书中,更是把天地比喻成車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 因此,在天字的五行属性裏面,可以認為有“大”義。 又因为古代的天是相对于人的。
所以又有「于人也甚远」之意,故有天字五行为火之说。 但此说只是古人以象喻理的结果,並非是天之本意。 以水克火来解天之五行是不妥的。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中国文字具有表音性。 中国汉字的基本单位是什么?是字根或部首。 但是有些字没有特定的字根。它是由多个相同的字根组成的。那么如何区别不同的意思呢?那就要看这些相同字根的排列顺序或者发音是否不同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字多义”现象的原因所在。 比如天字的五行为火的这一说法就是源自于古代的“天干地支纪年法”。
十天干分别是甲、乙、丙、丁…… 十二地支分别为子、丑、寅、卯…… 这十两个字分别代表十天和一个时辰。如果将它们放在一起,就会发现其中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都是两个字的组合,而且它们的读音也很相近等等。由此可见我国古代人民对数字是非常重视的。 在这种纪年体系下就有甲乙戊己庚辛壬癸这十个天干各配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个十二个地支。 天干五行的火正是来自这十个天干当中的第二与第四个字——甲与己。 所以我们说,天字的五行为火其实是源自于一种古老的表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