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五行属性是什么?
1、《说文》中“家”字的解释为:居也,从宀,豭省声;
2、古代把房屋周围的土地和里巷叫做家。如《诗·小雅·信南山》:“信彼南山,维禹甸之,畇畇原隰,曾孙田之;我疆我界,南东其田,我取其泉,食我农民;信彼南山,维岳降灵……我仓既盈,我庾维亿,百姓时和,爵国崇荣,自彼苦旱,爰采苓苓……”朱熹集传:“家犹域也。言民得禹之所域治者,今我耕而食之于其中矣。”
3、指以婚姻为纽带而组成的社会单位即家庭,或指亲属关系和社会关系所构成的社会关系体系。 4、《说文》中“门”的解释是:闻也。从户,从口。《周礼》六量,二曰封,受一井三百家受其一也——封者,大门之冠冕也。按许慎此说是错的,古文字研究已经证明,甲骨文中的门字不是“闻”字头,而是“才”字头(见《商甲骨文的发现和其研究概况》)。
5、《释名•释宫室》:“门,目也。所以窥景也。”郭璞注:“俗说曰‘所以貌外’。”王念孙《读书杂志》:“《释名·释宫篇》作”,音‘’,今本作‘门’者,后人不知‘’与‘门’异体,因误合之耳。……《释名》之文,明可验校。”可见“家”与“门”在古代并不相通。
6、关于“家”的五行属性,前人观点大致有三:(1)属木,理由如上。(2)属土,理由是:先有家后有门,门依家的存在才有实际意义,因而属土。参见清代汪瑗的《论语集解广尚书正义》。(3)根据《庄子•山木》及《韩非子•喻老》记载,鲁国君主出巡在野外失火,孔子率领他的学生救火。待火扑灭后,孔子的学生宰我曾讥讽他说:“古人下火,必报君知。夫子则不然,何以教民救火也。”韩非子对此评论道:夫圣人君子,行事为人,出若无所执,而入若无所持,然后可以与人入共事。
个人认为,上述三个证据都不能很好地说明“家”的五行属性问题。我的判断如下: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家”的本意是以婚姻关系为基础而组成的家庭及其所在的空间范围;“门”则是进出这个空间的通道。“门”依附于“家”才得以成为一个具体的建筑实体,故不能以“门”的性质来解释整个家庭的特征。
而且,《史记》等史籍中记载的人物生卒年份一般都有明确记载,但如果按照上述观点将其出生年月都推定为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丁卯时,就明显不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了。再如据《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春秋时期郑国的公子兰出使晋国时,由于他在晋国的宗庙里行祭礼而触怒了当时的主政大臣荀跞(即荀寅),被荀跞赶出了晋国都城新邑。如果依照上述所谓原理将此事推定在甲戌年乙亥月丙子时,那么当时的新邑正处于夏历六月,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因为此时已属仲夏季节,天气十分炎热,根本不适合举行任何祭祀活动!因此,所谓的“五生论”实际上是无稽之谈。
本人倾向于第二种意见,即“家”属土;至于原因嘛,我想主要是考虑到古代中国是一个传统农业社会这一因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