濝字五行属什么?
濝,拼音qí 部首氵笔画13五笔IPFH 基本释义 古地名,在今中国山西省沁县南。 相关典故 《尚书·禹贡》有“济河南至于淇”和“冀州既载济漯之流,触山决川”的记载,说明济水、漯水流经淇地入河处。而淇在河南,则济源当在河北。又因为济源古时属于怀庆府,故又有“济源天下脊”之称,可见其地位重要性非同一般。当然这仅仅是根据典籍所进行的推测,并没有任何实物证据能够证明古代济源就在今天的焦作市境内。但是古人既然这么记载了,那就说明他们确实有过这样的经历或体验。
晋代著名诗人郭璞的《江赋》中有一段话是描述济源一带的自然景观的。文中说:“济渠之源浚且清,不竭不腐昭灵精;轻鸿毛,沉巨舰,无投险而忘机。”从这一段话可知当时的济源水系情况与现在基本无异:一条大河自北而来,至济源西面折向南流入黄河;而在它东面的太行山脉则有一条大瀑布飞流直下,这就是有名的王屋山大瀑布。
关于这条瀑布的存在,《水经注》中有过明确的记载。书中说:“济水北径王屋山(今河南省济源市西北)侧,历小谷,世所谓太行之夹穴者,水出山侧,悬溜百丈,奔涛溅沫,飞湍走雷”。这段文字对王屋山的地理位置、瀑布形状以及飞流激涌的情况都有较为详细的介绍,非常可信可靠。
由于地处太行山南麓的中原腹心地区,这里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春秋战国时的“智伯伐赵襄子于晋阳”就发生在这一带:据《史记·晋世家》所载,当时晋国的智伯率军攻打了赵襄子和韩康子的领地——晋阳城(今太原市西南),结果两败俱伤,后又被赵魏两家联合打败,最后惨遭灭门之灾。这场战争的结果不但使三晋联盟瓦解,而且还为秦国统一天下扫平了道路。由此可见此地的重要战略地位。因此后世文人墨客多有题咏,其中不乏名篇佳作传世至今。例如唐代诗人王维就曾写过一首题为《送崔九》的诗:“归隐嵩山何足道,中原自古多豪雄。” 到了元代时,还曾经有人以“济源”二字为题做过一篇骈文,名曰《济源铭》,其中写道:“……彼土之人,多称贤哲。盖有以见山川之所钟,固与人不同也夫!余方壮盛未老,慕此好德之士甚切……因书此以贻之曰‘济源’。”虽然只是寥寥数语,却道出了此地人杰地灵的实情真貌! 元末明初,有位名叫李濂的学者写了一部史学名著叫作《壬辰杂识》,其中有一卷专门记录了各地的历史风俗文化状况,其中就有关于“轵关陉道”和“武陟驿”的记载: “轵关之道,出泽潞而入河东者也,俗谓之轵关陉道焉!昔人谓轵关之路,崎岖狭陋,非王者之途,虽唐尧之圣,亦不过居之以旅驾而已矣……”由此可以看出当地交通条件之恶劣及经济发展水平之低下等客观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