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缺什么时辰?
楼主说的是生辰八字中的“时辰”,不是日常所说的“时间”。 古人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最早记载见于《隋书·五行志》。书中说,“古人记子时,以夜半、鸡鸣、平旦(早晨)、日出、食时(早饭后)、隅中(上午9~11点)、日中(中午11~3点)、日昳(下午1~3点)、晡时(下午3~5点)、日入(傍晚5~7点)、黄昏(傍晚7~9点)、人定(晚上9~11点)。”这十二个字就是现在的“子丑寅卯等十二生肖。用现在的话说,每个时辰分别代表的是从23点到1点为子时,从1点到3点为丑时.……
在古书里有这样记载的,如《晋书·天文志上》:“颛顼之初,观象授时,分列星辰,以代营建。至汉文帝时,置二十八宿官。”这里说的“观象授时”就是用天文观测来制定季节和时间。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发现了北斗星斗柄的指向与季节变化的关系。天文学家根据这个原理制定了“二十四节气”,使人们的衣食住行有了科学依据。
现在,人们使用电子手表和计算机,把时间精确到秒;手机导航系统使位置测量更准确。但是,节气和农历依然是我们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而且充满审美色彩—— “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立春。
“阳和起蛰,品物皆春。”——惊蛰。 “万物出乎震。”——春分。 “寒食易水,梨花自发。”——清明。 “天清地明,草木繁茂。”——谷雨。 “雨生百谷,故曰谷雨。”——立夏。 “孟夏之日,天地始交。”——小满。 “麦秋气暖,禾登芒种。”——夏至。 “林塘烟晓,叶影横斜。”——小暑。 “温风虫鸣室,小暑算来时。”——大暑。 “溽暑蒸炎,微风萧萧。”——立秋。 “金风渐起,白露初晴。”——白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