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翰属什么?
五行的“行”字,是古代汉语里一个含义丰富的词语。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得很清楚:“行为仪型;行者,所行之义也。又行字,人行列而行也。”“形声,行字古作行书。”可见,五行这个称谓的本义是像五列士兵方阵那样排列,引申为一切行动、做法的意思。而汉字偏旁“彳”和“亍”(现在统一写成“竖”),就来源于此。
这里还要提到古人对“行”字的另一认识——行走之“行”。这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再使用,但在古代汉语里却很常见。如《诗经·小雅·车舝》中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意思是说,看着那高高的山,我心中充满敬意,忍不住想要仿效你登攀前进。这里的“行止”就是行走与停留的意思。再如《庄子·秋水》里有“行万里者,不视于毫厘;功盖天下者不矜其功,行远自迩,笃行而不倦。”意思也是说的走路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走。 上面说了这么多,其实是想说明一个问题:在古代汉语里,“行”字是个多义词,它的含义取决于文字组合的方式。比如“五行”,可以理解为五种行为或德行,也可以理解成五行之木火土金水,还可是指代五种物质元素。这要看语境。
同样地,五行里的每个字,也常常有多个含义。例如: “水”,在“水火木金土”中解释为滋润,在“水火既济”中解释为凉; “金”,在“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中的解释为精纯,在“他金枝玉叶”的解释为金属;等等。 需要着重指出的是,在古代汉语里,一个字的意义往往不是它单独决定的,而是依赖于整个句子的。所以,单凭几个字的意思去猜测它们的组合含义往往是难以如愿的。这就给学习带来了一定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