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属于五行属什么?
“潍”这个字,在《康熙字典》里只有两种写法,一种是“wéi”,一种是“yí”。 在台湾省版的《康熙字典》里,第一种写法是“wei”,第二种写法是“yi”;而中国大陆版《康熙字典》里,只有一种写法,就是“wei”。 因此可以判断,第二种写法“yi”,应该是后来俗写或简写的,现在大陆的字典和网上词汇都采用这种写法。 而第一种写法“wei”,在古代汉语里是一个常用字,应该是最正确的写法。
关于“潍”字的起源,《康熙字典》引用了《集韵》里的说法,“本作韦,又作炜、祎。” 《说文解字·示部》:“禋,祀天也。从示,从奄。”徐锴系传:“‘奄’,卧也,言祭祀之时,神来则仰,去则俯,如人仰卧之意也。”“禋”字的古文写作“㓝”,金文的字形像人在拜神时的样子——双手在上,身体微微向前倾斜。 “㓝”的繁体字为“禋”,也就是《康熙字典》里“yì”的最早字形。这种字形今天已经很少见了。
我怀疑,“禋”字的第一笔“_”可能是古代祭台的形状,类似于我们今天看到的烧香用的香炉。由于古代的祭台普遍比较高且窄,与今天的祭坛不一样。而且古人把香烟上腾看作是“神灵降临”的象征(参见我的文章《“神灵附体”的来历》),所以有“香烟直上”的说法。 所以上面那个“_”可能是表示“香烟直上”的意思。 不过,上面的猜想只是我偶然得出的,并没有找到直接证据。
另外,还有两个字跟“潍”读音比较接近,那就是“巍”和“韦”。 其中“巍”字的字形与“潍”字十分相近,并且也是从“高”得声。而在古音里,“维”、“唯”、“嵬”这些字都和“巍”属于同一个声符组。比如秦简《为父姜夔书》里有“平惟何几”,这里的“平惟”就是“平平”的意思。 所以“伟”的最早的字形应该就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