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如何解释大风?

班芳菲班芳菲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有趣,我第一次遇到是在《论语·郑玄注》里,孔老夫子说“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乾”就是“乾坤”里的那个“乾”; 孔子在这里评价《周易》里的第一卦,也是最高卦——“乾”。认为它蕴含的哲理是最崇高的、最完美的。为什么完美呢?因为“万物资始”啊——万事万物都从它开始(相当于佛教的“如来”)。

那什么是“资始”呢?“资”有“供给”的意思,“始”就是“开始”,“资始”就是说万事万物是从它开始的,它是万事万物的母亲。这个“它”是什么呢?就是“元”,“万物资始”的“始”就是这个“元”。那么“元”是什么?“元者,气也。”——《老子》第四十二章 也就是说“元”是气,或者说“元气”。

这是不是与我们现在所说的“空气”有点相似呢?而气象学家告诉我们,风是由气压梯度产生的,如果没有了气压差,也就没有风了。所以中国古人用一个字来表示这种气压差——“风”字由两个“风”组成,上面一个“风”代表天空中的风,下面一个“风”代表地上的风,合起来就是一个“风”字。

这就是风的本义。 古书上记载风有很多称呼——东风、西风、南风、北风,还有阴阳风、清风、热风、熏风、金风、朔风等等,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都是偏于正面的、赞美的词。只有“寒风、暴风、台风、飓风”等极少数是骂人的话。

这是因为古人观察风大多是以正面为主的,例如春天的和风拂面,夏天的熏风拂面,秋季的金风送爽,冬天的寒风吹脸。以负面特点出现的风很少,以至于古人描述风多是用正面词语来形容它的。

卞理程卞理程优质答主

在五行理论中,风并非仅仅指大风,而是一个包括多个维度的概念,涵盖了许多气候和气象现象。五行分别是金、木、水、火、土,它们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那么在五行理论中,对于大风的解释是:

1. 大风生于金:金是指更多的季节性变化,如暑湿和解湿之风。在五行中,金可以生发水,而水则克木,而大风常常与木相关(如春风),所以可以认为大风是金的产物。

2. 大风弱克木:木是植物的生命力,也是人类生活所需的新鲜空气。大风虽然有杀伤力,但力度不大,所以只适合轻微地抑制过强或堵塞的木性,或者说,应该让风吹过森林,既能发挥风力作用,又能保持森林生态平衡。

3. 风受水驱动:在五行中,水具有流动性和渗透性,能够滋生木,同时也克火。风作为一种空气流动现象,其力量来源于大气高压和低压之间的力量差,这类力量差往往与水气(包括湿度、暖湿度等)的分布和变化有密切关系。

4. 风助火炽:虽然大风并非完全由火生,但在五行理论中,火生风是一种常见的气象现象。尤其在晴朗和无风的夜间,因地表散失热量较多,接近地面大气的热量较难通过辐射传给大气温空气层,致使下部冷却,上部大热,产生大量的上升气流,带动燃烧物质,形成燃烧和风吹的火灾环境。

5. 风混饨土:在五行中,土是中央宫,包容着金、木、水、火,象征着大地。风如果过于强烈,就有可能打破平衡,将土混饨,象征着混乱的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

例如,强烈的天气系统造成的泥石流、风灾等,都是狂风混杂土的表现。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