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五行属什么?
五行,是中医学中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它来源于《尚书·洪范》所记载的“五行”说,即“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这里的水、火、木、金、土不是物质(和现在的五行定义不同),而是五种基本元素或行为。这五种行为或元素是相生相助而又相克的,用现代的话表述就是: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在《黄帝内经》成书之前,古人早就发现了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并用于指导生活和实践,比如择地而居,择水而浴,择行而养,都有注意阴阳五行生克的道理。 到了秦汉时期,医学家们把五行学说运用于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之中,认为人体五脏的功能活动及所主的精神、肉体现象与五行息息相关。如肺属金,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肾属水,且分别对应着金色、青色、红色、黄色、黑色。这种观点不仅影响了中医内科的诊断和治疗,而且也影响了外科和妇科的内容。
中医的外科,最初就是根据脏腑经络理论和五行学说创立的。比如治疗疔疮,因疔疮多位于手指尖或脚趾尖,属于未端,故宜消末;又因其色黄,属土,故宜泻士(指泻脾胃之土)。再如治瘰疬,因颈侧为少阳经和阳明经所经的部位,病久多痰瘀凝结而成块,属于阴分中的阳证,其色多青紫,属木郁血淤,宜疏肝解郁,活血化瘀。
妇产科方面,古代妇女分娩多有难度,有时甚至会有生命危险。于是,古人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提出了“生者为良,克制不宜”的原则来指导接生。《内经》提出“知母知父”,主张产妇临盆时,医生必须知道胎儿的母亲以及婴儿的父亲,以此来推算生育的日期,从而做到“生者为良”。同时,还指出了分娩的时间不宜过早也不宜过晚,否则对母子都不利。
根据五行学说来指导饮食也是常见的。比如我国古代的养生学家孙思邈就提倡“食不过饱,饭不生食”,认为这样才不会损伤脾胃之气,保持消化吸收功能正常。他的《千金要方》中强调:“夜不食夜宵,令腹无积滞。”宋代的张君房在《云笈七签》中也指出:“凡人饮食,但觉胃脘少满勿多食,吃三餐则消化三餐之气,若餐后可饱二三日,则脾土积滞,四肢不仁。”“每食后行百步,散胸中滞气。”都说明了古人非常注意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指导日常的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