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的五行属什么?

蓬枫明蓬枫明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寒露,二十四节气之一,属于秋季。农历书说“斗指寒甲,为寒露”。古人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侯菊有黄华。 寒露到来,天气由凉转冷,此时正是农忙之际,秋收秋种。北方冷空气逐渐增强,温度下降明显;江南大部分地区在寒露期间气温一般不会低于20℃,但昼夜温差可达10-15℃以上。

寒露节气,草木摇落,露气寒冷,蛰虫开始休眠,鸿雁南飞。自然界阴阳之气开始转变,万物随阳气归藏于土壤之中,人体也应顺应自然之气,开始养阴精、蓄五脏了。 中医认为,燥气与阳明燥火相合,最易伤人肺阴。《黄帝内经》指出:“形寒饮冷则伤肺。”“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病生于脾。”在饮食调养上,应当多吃一些甘润生津的食物或药物,如糯米、玉米、山药、藕、扁豆、薏米、南瓜等。少吃辛辣刺激、香燥损伤阳气的食物,如辣椒、生姜、花椒、葱、蒜等。 除了饮食调养以外,还有三个方法来滋养肺部:

一、深呼吸 早晚做深呼吸有助于养肺。所谓深呼吸,就是吸气时一定要深吸,吐气时尽量将体内的浊气排出。最好能配合吹口鼻气。具体方法有三种: (1)鼻子吸气时,用口呼气同时鼓腮。 (2)用鼻子吸气,吐气时嘴唇使劲向前伸,像亲嘴巴一样(可交替做)。(3)用鼻子吸气,吐气时将嘴张开,露出牙齿,轻轻咬牙(可交替)。 二、动功锻炼 经常进行慢跑、快走、爬山、打球、游泳、打太极拳等有规律的运动,能够提高心肺功能,改善血液流动,有利于养气。 三、按摩穴位 按摩穴道也能激发体内元气,起到滋养肺部的作用。常见的穴位有太渊穴、鱼际穴、列缺穴等,平时可以用手按摩这些部位或点按穴位,每次每穴1~3分钟。

沈蓉沈蓉优质答主

寒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表示秋季时节的正式开始;时间在公历每年10月7日~9日。视太阳运行到达黄经195°时。

中国古代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此节气中鸿雁排成“人”字或“一”字形的队伍大举南迁;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而海边却出现很多蛤蜊因为贝壳的花纹及颜色与雀鸟相似,古人便以为蛤蜊是雀鸟变成的;“菊始黄华”是说此时菊花已普遍开放。

时至寒露,如果按气候学划分四季标准,时令有些地区即已进入了秋季,可上海还没有达到秋季的指标。除了个别年份,上海大陆连片的区域入秋要在10月中旬以后了 ,市区徐家汇则一般在10月下旬入秋,入秋平均日期为10月29日。当然有时候寒露节气过完了,上海一些地方还没入秋,像2003年、2004年、2008年就是在11月上旬才入秋的。

上海寒露以后,冷空气日趋频繁,剧烈的降温容易引发寒潮。1949年到2008年60年间10月共发生寒潮16次,仅次于11月,寒露期间有一半以上的年份出现了冷空气活动,有一年甚至发生过3次冷空气活动。这期间平均气温一般要下降4~7℃,日平均气温会由20℃左右降至13℃ 。如果遇到较强的冷空气南下,日平均气温下降更厉害,甚至可降至10℃以下。因此,寒露以后的上海开始进入深秋。上海寒露时节平均气温为:陆地18.2~18.8℃;陆上最高温度在22~23 ℃ ;最低温度在14~15℃。这期间平均初霜日为11月上旬,历年最少年份没有初霜 ,最多年份为2~3次 。

古人根据对大自然的观察做出诸多的总结,“寒露”节气就有“三候”之说,“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há);三候菊有黄华”,意思是说白露之后的十五日,白露有三“候”:一候,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结队大举南迁;二候,由于天气已经转凉,鸟儿都不见了,海边可见到很多的蛤蜊,贝壳的纹路及颜色与上苍苍鸟相似,于是古人便认为蛤蜊是雀鸟变成的;三候,菊花普遍开放。

此节气上海一般已过了初霜期,出现初霜(-2.2℃~0℃)的可能性很小。但在1989年11月1日徐家汇地区曾出现过初霜,市区其它地段也会受到冷空气的影响而在这一天前后出现初霜。郊区受冷空气和陆风(由市区吹向郊区)的影响,较市区更容易出现初霜,出现的日期也早于市区,出现初霜的年份也多于市区,如嘉定县1950年到1996年的近五十年间,出霜年份为24年,初霜有22年,分别为:最晚出现日期为11月12日,最早出现日期为8月30日,平均出现日期为10月24日。青浦县1956年到1997年期间,出现初霜的年份为:最晚出现日期为10月28日,最早出现日期为10月2日,平均出现日期为10月8日,其中有三年出现过晚霜。

寒露以后,除西部山区外,上海本市区连片的区域平均初霜日为11月下旬。

寒露节气,上海常出现“秋高气爽”的天气,晴空万里,风和日丽,温度舒适。但是,随着冷空气不断南下,上海会出现一些典型的天气 ,如“冷空气影响天气”与“初霜”。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