绦五行什么意思?
“形”在古代汉语中,一般指外形、体形而言,与内里的精神、实质相对。如《庄子·天下》有“形劳而不倦”之语;《荀子·正名》说“有形者谓之生”。而“质”则有本质、内在的意思。所以,用今天的话来讲,所谓“形”就是事物的形状或体型。至于“质”则是指事物的性质和内部结构。 中医理论认为,人的形体是由精气血津液组成的。其中,精气是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血和气都是精气的附属品。也就是说,先有天下的精气,然后才有阴阳之气(阳清为气,阴浊为液),而后才有血液和水液,最后形成了有形的身体。
古人把精气血津液看作是有形的物质,因此用“形”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而把“质”看作是无形的、本质的东西。 所以,所谓的“五行”实际上就是五种形态,即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的形态。而中医所倡导的“阴阳五行”,实际上就是要调节身体的这五种形态。
在古汉语中,通常用“行”字表示行为、动态之意,比如我们常说的“言行不一”中的“行”字;但也有一“动”一“静”之分,这个“行”字一般指“行动”“走动”之意,如“我行我素”。 在中医理论中,“行”字有两层含义:一是动作、运行,多指向外部表现的动作;二是运行轨迹,多指体内的运动变化。
根据这两层含义,我们就能理解“五行”的含义了,它实际上指的是人体内的五种变化状态,这五种变化其实就是“金木水火土”五个字的含义。 金——金属、坚硬 木——植物、生长 水——滋润、流动 火——温热、向上 土——承载、化育 五行的相生相克揭示了事物之间的辩证关系,它是中医哲学的最高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