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在五行之中吗?
“金木水火土”,这五个字,是古人对物质性质的高度概括(其实还有“气”“数”等,但相对而言没那么重要),并不是指五种元素/物质的属性。因为它们还可以组合成“金水木火土”(见《周易·贲·彖》:“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化之大者”)以及“土金水土”等等,而“水木火土金”不能代表五行。
五行的起源与上古华夏的宇宙观密切结合在一起。在古代,人们观测星空,将周天划分为二十八星宿(即现在的“黄道二十五宿”加“赤道十二星宿”),每一星宿都代表着一种动物或植物,这些星宿有着特定的“位置”和“运动规律”。
根据它们的“位置”及其变化,古代天文学家建立了“历法”——这一系统被后代广为使用着,至今我们使用的公历就是基于太阳运动的“公转周期”建立的。 而“五行”就来自对于“位置”和“运动规律”的归类。
例如“上弦月”的位置位于柳宿(又名“柳木”)之中,又因月亮每周都能回到同一位置,因而属于“稳定”的运动,所以“柳宿”属“木”,而其运动规律符合“水生木”的特性——这就是“五行相生相克”中的“水生木”。 又如“火星”在“白羊宫”运行,而又每十二年绕银心一周,因此属“火”,而它的运动特性符合“火克金”、“金生水”等特点。
可见,五行其实就是把不同星宿分为五类,再用每一类的特点去描述每一星的特性和它在时空中的位置变化。 所以,严格来说,五行中并没有“神”“圣”“人”,也没有佛教的“轮回转世”、基督教的天堂地狱。它只是一个用于阐述世界运行的模型。 但这一模型被后世哲学、伦理、医学等学科引用,成为了一个“中国文化体系”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