滸字五行属什么?
根据《康熙字典》,“浒”字,音序为“H”,序属十二;部首是“氵”,部序数是4;笔画是13画,序数是159;繁体的“浒”字,总笔画数16笔。 可见,“浒”字的笔画顺序是:先写水(三笔),再写示(四笔),最后写言(六笔)。
《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浒,水边也。从水,许声。”“浒”本义指水边的陆地或水与陆交界的地方。 “浒”的本意是指水边的陆地或者水与陆交界的地方,所以“浒”字五行应该属于水。 《水浒传》中的108条好汉,都是在水边或者与水有关的地方相聚,所以这条谜底很好理解。
但是,现在生活中常用的“水浒”一词,它的五行却属于火。这是因为宋朝时出现了石印技术,纸张变得便宜起来,这时人们开始大量印制书籍。而宋代出版业的中心是在临安——也就是现在的杭州,所以又被称为“杭刊”。
这种石印技术传到明朝末年,已经是非常普及了。到了清朝时期,木版印刷虽然仍在使用,但已渐趋落后,被称之为“旧板”、“旧式”。与之相对,用石印技术印制的书籍则被称为“新板”、“新式”。
明代著名小说《水浒传》最初就是由钱塘施耐庵著,由苏州朱承爵刊行问世,属于“苏版”。但后来的版本大多源自于“湖版”——因为宋元时期的藏书家钱曾的“钱氏艺文志”中著录了一本名为《忠义演义》的书,而清代的乾隆皇帝在阅书时发现有本同名著作,但他翻阅后的印象最深的是书中插图十分精美,因此他判断此书一定是“湖版”。
所谓“湖版”其实就是指湖南的出版物,而当时长沙的书坊非常多,所出图书量非常大,甚至超过了京师和江南地区。据《湖南通志·艺文志》所载,唐代以来,湖南就有不少书籍出版发行。其中宋代最盛,所出的各类书籍达两千多种。
到了明清时期,特别是清中叶以后,由于“湖版”盛行,很多书籍都是重复出版,这导致“旧版”和“新版”的分法不再适用于书籍的五行属性判定。如《水浒传》,最早的版本是由南宋孝宗时人施耐庵撰,明代嘉靖年间由杨导、唐佐绘插图,苏州朱承爵刊行的,属于“苏版”。但后来杭州另一书店金坛周拱辰进行了重印,因其出版地在杭州,所以这部书就被认定为“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