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是五行属什么?
“夏”是中医阴阳五行中的“阳”,对应一年之中的上半年(农历四月以前)。“春夏养阳”、“逆其根;勿使其衰。从其根;使其旺盛”(《黄帝内经》) 在春季阳气开始生发之时,我们应该帮助阳气升发,这就是养生之道。如果春季阳气升发的太过,到夏季就会“亢奋”,出现“阳极化风”(头面四肢出汗不止、浑身发热、脾气暴躁等症状)。所以在夏季我们要顺应阳气的发泄,不要过度压抑它。
从阴阳消长的角度讲,夏天是一年中阴盛阳微的时候,所以有“无厌于日,使气宣行”(《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的说法。也就是说我们在夏季要乐观开朗多一些,让郁滞的阳气发散出来。 同时因为“阳极化风”,所以在夏季我们也要注意“风邪”的伤害。由于“风为阳邪,容易化热”(《中药学》),所以我们应注意不要大量食用温热食物,如牛羊肉等,少吃辛辣助热的食物,以防内热产生。
夏天五行属火,因为夏季的炎热属性,和五行中的火相近,所以夏季五行归于火,夏季是一年中温度最高的季节,在五行当中也是阳气最重的一个。五行的火为夏,夏为热,热与火同。
五行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古代的哲学思想,中医借用五行的理论,来阐释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用五行学说来解释人体整体性和脏腑间的相关关系。五行分五季,五季分五气,人体与之相应,为木、火、土、金、水。木为春令之气的风,风有生发条达的特性;火为夏令之气的暑热,有炎上通明的特性;土为季夏之气的湿,有温化濡润的特性;金为秋令之气的燥,有清肃收敛的特性;水为冬令之气的寒,有寒凉下行的特性。
所谓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行学说强调查究五行之间互相滋生、互相制约的规律,并将其用于阐释宇宙万物的运动。同时,五行学说还将其用于说明人体本身的运动和人体与周围事物的相互关系。如把10个脏腑分属于五行,再以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来论述五脏之间的生理关系和病理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