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时五行缺什么?

皮军成皮军成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食时”,是十二时辰之一的辰时的别名。 《晋书·天文志》载:“辰者,万物之旬也。天地之所合而万物之所成。辰,陈也,象形。”又载:“角、亢、氐、房、心、尾、箕,此七宿谓之北宫;牛、女、虚、危、室、壁,此七宿谓南宫。”

《史记·天官书》:“辰,房星。”张守节正义引《黄帝占经》曰:“房星曰阏伯,主立春。” 古人将“食时”的时空结构与“房星”联系了起来。

《淮南子·天文训》:“春分后,登斗魁……右行八度,至昂日之次。”“秋分后,登北斗魁……左行八度,至翼日之次。”“冬至后,登南斗魁……右转八度,至尾、箕之日。”“夏至后,登北北斗魁……左转八度,至昴日之次。”

高诱注:“此言四孟四时升斗魁之象也。每岁周天,昼行二十八舍,夜行二十七舍,复归于寅。所谓‘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者也。” 这里的“食时”已被赋予了一个完整而系统的宇宙结构——这是一个“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的轨道模型,“房星”处于这个结构的中心,左右各八个星座构成“北宫”“南宫”。

在“北辰”(即“北极星”)的映照下,每年春天,“房星”由东向西移到“翼宿”的位置;夏天,向北移动并逐渐升高;秋天,向西南方向移动并渐渐低垂;冬天,向东南方移动并逐步上升。 这种“日升月降,周而复始”的轨道运动,看起来就像“一阳升腾,三阳开泰”的动态图形。古人以“食时”命名这样一个过程是很有道理的。

班庆阳班庆阳优质答主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出自《黄帝内经·素问》)。五色食物对应五脏,绿色入肝,红色入心,白色入肺,黄色入脾,黑色入肾,每天保证五色搭配均衡,就能让五脏得到滋养。

食时五行缺什么,要根据五色来确定,比如今天没有吃绿色的食物,即今天的饮食中缺乏青色入肝的食物,那么肝脏今天所得到的滋养就不足,其他以此类推。“五色入五脏”不仅反映在食物上,穿衣、住处的装修、饰品等,都可以在色系上选择“缺什么补什么”。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