鐛是五行属什么?

殷三殷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汉字:澋 拼音:hǐng、jǐng 部首:氵部外笔画:10总笔画:13 五笔86:INVN五笔98:IVFN仓颉:ETQO郑码:VCF笔顺编号:4415251152511四角号码:37127UniCode:CJK统一汉字U+6EA3 基本字义 1.同“镜”。古代盛放梳妆用品的器皿 [vessel for holding cosmetic articles] 详细字义 〈名〉 1.(形声。从皿,景声。本义:梳洗用的镜子) 2.同“镜”[mirror] 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列盒之景,照写形于通明。” 南朝梁·江淹《杂体诗三十首》:“文彩双鸳鸯,薄暮还轻驰。兰熏袭衣裳,华灯鉴鬓丝。” 唐太宗《晋书序》:“金盘庆寿,露沾裳而晓晖;宝镜宴宾,辉承扇而微照。”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清·曹寅《题画》之一:“山窗初弄日,林樾远闻钟。闲倚阑干处,遥见映水红。”

基本内容

提问:鐭是怎么读?是什么意思? 回答:【释义】①见“ 镫 ”。②见“ 锅 ”。③古器物名。④姓。 中文名 鐭 读音 yù 部首 火 字形结构 左右结构 字码 U+70FA 五笔 INNV 仓颉 TCO 郑码 VCF 四角号码 37127 Unicode CJK 统一汉字 U+6E4A 详细字义 ◎ 炤、照、炽、炬——皆谓灯火明亮或点燃的东西。 ◎ 见“ 鼎 ”。 ◎ 见“ 灯 ”。 ◎ 姓。 《广韵》云:“音竹。”“又作‘烛’。”《集韵》亦云:“音竹。”“一曰‘灶’。” 康熙字典解释 【午集中】【火字部】火锅 ·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10 【廣韻】【集韻】𠀤直格切,音灼。【博雅】熾也。(爐)【字彙補】與竈同。【前漢·賈誼傳】大爐煉丹。【後漢書·馬融傳】熔煉五金。 【正字通】俗用爲鍋爐。

肖诗春肖诗春优质答主

中国古代兵器之一,因形如斧而内含钺刃,故称。《考工记·冶氏》:“兵无过钺,故以为铭。”郑玄注:“兵刃之美,无过斧钺者,故铭功于铜器,象钺以为之。”旧时帝王用以诛杀违犯者,故引申用为杀戮之物。

其在古代战场上的作用和斧钺差不多,主要用于劈砍,杀伤力巨大,属于重型武器类,只有武艺高强、力大无比的人才能使用得开,使用不当会折损自己人的马匹,所以并不普及,在古代战场上并不常见。但它的杀伤力是毋庸置疑的,能给敌人造成很大的心理震撼,常作为指挥兵器被大将携带在身。所以古代用作大将的称词有“斧钺”,也有“干戈”,“干”指盾牌。“戈”与“钺”,指兵器。如《礼记·曲礼下》:“有功德于民则杀羊,有勤劳于国则杀犬马,有大功于天子则杀牛。”郑玄注:“犬马、牛,谓劳士卒有功伐,则杀之。”孔颖达疏:“犬马,劳士卒有功伐,则杀之。”意思是说,犬马是用来犒劳有功劳的将士的。后因以“干戚”“干戈”代称兵器。如《文选·颜延之·为范始兴作与刘太常疏二首之一》:“是以干戚所以弭戈,威侮所以兴狱。”李善注:“干,盾也。戚,斧也。威侮,谓以刑侮人也。《诗》曰:‘干戚何以弭戈。’《周礼》曰:‘以刑罚之威侮人则杀。’”《隋书·音乐志中》:“干戚所以止戈,钟鼓所以威侮。”又引申为战争。如《文选·王粲·登楼赋》:“干戚横溃,流血满河山。”李善注:“干戚,所以弭戈也。”《宋书·谢灵运传》:“若使百川异源,支派分流,波涛相激,激而为陵,陵而为战,战而为戈,戈而为兵,兵而为革,革而为甲,甲而为干,干而为戚,戚而为锋斧。”宋·苏轼《留侯论》:“夫子房以区区之力,不忍以去子房,而归身于韩信,信亦不杀夫子房,是则干戚之力也。”

金属“鐛”的偏旁是“金”字旁,所以金属“鐛”的五行属性是五行属金。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