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是五行的什么?

云御淼云御淼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舟”,甲骨文像一只船的侧面,金文字形则像一个正面站着的划桨人;而小篆字形,则在人的头顶上增添了一颗象征性的“日”,从而变成了“舟”字——这个“日”实际表示的是古代祭祀时所供奉的新割下的祭品(见《说文》)。许慎给“舟”字的解释就是“船也”。 不过有趣的是,虽然最初的“舟”字像一艘船,但古人所用的“舟”字,并不是指我们现在的船只,而是指一种独木舟或者木筏。如: 大禹治水,“陆行乘车,水行乘舟”“河出图,洛出书”。这里的“舟”,并非今日之舟船。因为若真是用舟船,那治水的大禹恐怕就真成了“舟夫”了(古汉语中“使”、“执”等字后常附一个表示事物的词,以表达某种行为由某人执行的意思)! 《庄子·秋水》“顺流而下,犹如舟车”这儿的“舟”也不是现在意义的船。因为要是真乘着船,那“顺流而下”岂不成了顺流而下“船”啦! 《礼记·檀弓下》“君赐食于社,先饭而后尝羹”。这里的“舟”显然也不是我们现在所指的船。 因为若是船上饮食,那就得端着吃,不可能用嘴去“尝”! 那么为什么古代的“舟”不是我们今天意义上的船呢?这是因为“舟”的本义就不是指我们今天这种利用机械动力的舟船。

《说文》中有 “舟,方舟也。象两舟并行之象。”可见“舟”的本义就是并排载着人的两只船。所以《庄子·天地》中说“方船而行”,这里的“舟”也是指两船并行。 正是因为古人的“舟”不是今天意义的船,所以不能以今天的逻辑去思考古人造出来的字。否则就会弄出笑话来。例如东汉经学家郑玄注《周礼·考工记》中“一器而备成谓之舟”这句话时说:“今之航船,其上无施设具然者……此言舟,自谓船底之法立。”也就是说,郑玄把“舟”的解释理解成“船底之法立”——因为“舟”的本义就不是指今天的船啊!

章敏睿章敏睿优质答主

舟为木,火克金,在字义上表示用舟和火来制金。这在古代有相关的记载。《周礼·考工记》中记述了古代造车的工艺以及材料。而古代的车是用木头制作的,上面会铺设一层皮革。

在中国古代五行的应用中,一般是“实者用其制,虚者用其生”的原则。所谓“实者用其制”是指发生在外在的、强盛的、明显的病症时,以克减此病症的五行来医治。比如发生了火热的病症,治疗时用木来“生水”抑制火热。“虚者用其生”是指发生内在的、虚弱的、隐晦的病症时。用此病症的五行来医治。比如脾胃虚,是因为木来克伐土,治疗时用“培土生金”的方法。

五行学说认为,在人体中,五脏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可直接体现在五官、五体、五华等方面,并可以通过它们来判断五脏情况。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