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在五行属性什么?
中医的“五体”,是指“筋、骨、脉、肉、皮”(《黄帝内经》语),“五脏”则指“心、肝、脾、肺、肾”(《素问·宣明五气篇》)。 五行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五种物质,即金、木、水、火、土;其性质和作用分别是: 金——质重、性清、归经(肺)——主降,具有沉降、肃降的性质及收敛、清凉的作用; 木——质柔、性温、归肝——主动,具有升发、舒畅的特性以及条达、畅意的功效; 水——质重、性温、归肾——主浮,具有润泽、寒凉的作用; 火——阳性、热盛——主升,具有炎上、向上的特性以及温煦、升发的功能; 土——居中央,质静、主运化——主升,具有培元、滋养的功能。 “五体”和“五脏”各有其生理特点,各有其归属的经脉和归属的脏腑器官,各有其具体的治法和功效。 如果将中医的“五体”“五脏”比附于现代医学的概念,“五体”似乎相当于循环系统中的“肌肉”,而“五脏”则相当于循环系统中的“心脏”及其所管辖的各脏器。
不过,中医的“五脏”并不是仅指解剖学的脏器,而是与人的生命活动密切相关的全部内脏。因此有人说,中医的“脏”是指有形的实体,如肝、胆、胃等,但“腑”是无形的腔道,如胆囊道、消化道等。这样,“五脏”就有其生理功能,并有其相应的药物适应证了。
芮翔优质答主在五行中,东、南、中、西、北五个位置分别代表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他们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所谓相生就是相互促进,所谓相克就是相互约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东方为春,此时春暖花开、植物旺盛生长,所以东方属木;南方炎热、属于火,所以南方属火;西方华草枯黄,金石显露,属金;北方严寒、冰雪寒冷,属水;中央乃土,土者万物之母,所以中央为土。
根据以上说法,东、南、中、西、北五个方位分别代表春、夏、秋、冬四个阶段之间的转换关系。而我国传统历法,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将一年分为二十四个节气,七十二侯(五日一个侯),每四个节气一个季节,每个节气三个侯应,侯应就是这个五天中,天地间万物的生长收藏变化的征兆和现象,将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与五行中的木、火、土、金、水相互联通,东、南、西、北、中五方、天地间万物的生长收藏变化的五日一个侯,一年中二十四个节气、七十二个侯应变化以及木、火、土、金、水五行的相生相克的关系就完整地结合起来,构成了天地之间,五行运行的时空理论,这便是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与五行对应的依据。
所以在五行中,西属 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