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五行属什么庚?

蓝苡彰蓝苡彰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庚”字,属金。 五行相生的顺序是: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五行的相克关系是: 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这个相生相克的顺序,是有道理的。比如: “金水”相生,是因为,金能生水,而水是金的源头; 而后是“水木”“木火”“火土”“土金”,这是由金与水、木与火、火与土、土与金的关系推导出来的。 最后一个“金木”,是因为,在“木火”完成后,余下的木,只有枝杈而没有根了,所以,需要金来修剪枝条。

而“辛”呢?它和“庚”一样,也代表五行之一——金。不同的是,“辛”更偏向于金银等金属。为什么这样定义五行的金?因为,如果仅仅把金定义为金属,那太单调了。实际上,金具有两个特性: 一是“收敛”,二是“肃降”。也就是,金具有沉降的作用。

而“辛”的“欣”字,有欢乐之意。而快乐来自于外界的刺激,“辛”的五行,更倾向于外泄(收敛)。 用一个字表示“辛”的特性,那就是——“散”——它的气质是往外发散的。用四个字形容就是——辛甘炎热。 所以,“辛”对应的季节是秋季。

那宏言那宏言优质答主

我国古代人民曾根据天文和气象知识,发明了天干地支纪年法,天干有10位,分别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12位,分别为: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天干与地支逐一配合以作纪年,每60 年为一轮回,故又称“干支纪年”:有甲子年、乙丑年、丙寅年。等等。天干地支又与五行相配,甲、乙属木,丙、丁属火,戊、己属土,庚、辛属金,壬、癸属水,“戊”和“己”在古代被规定为中央(非东、西、南、北),即戊土和己土为“中土”。

《周易》和中医易理学把人体的五脏肝、心、脾、肺、肾同五行木、火、土、金、水相配,即肝配木、心配火、脾配土、肺配金、肾配水,并以此为理论基础,建立起中医学脏腑经络理论体系。命理学以生辰八字中干支所含的五行来推论人的体质、人的命运及疾病诊断和预防,就是依据五行学说,使《易》与医学、算命学完美地结合起来。人的生辰,古称日辰八字,即出生时的年柱、月柱、日柱、时柱。每柱两个字,四柱共八个字,所以又称“四柱八字”。四柱八字中,年柱两个字代表人出生的年份;月柱两个字代表人出生在一年中的第几个月份;日柱两个字代表人出生在某月的某一天;时柱两个字代表人出生在某天的时辰。在四柱八字里查日柱时,必须用“五雀五行”法来排,而五雀五行法里就用到了“戊己”中土。排完日柱后,用日干支减去出生日数,剩下的天数除以60,再用余数在干支表中从起生之日逆推,所得干支为时柱,从而排完四柱八字。由此可见,“戊”和“己”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是不可缺少的内容,也是必须弄清的。那么,戊、己为何为中土呢?

在易学界关于“戊己”中土的说法主要有三种:一、戊土、己土的本气为湿气,湿气主沉降,沉降而有持载之象,故称“中土”。二、戊为阳干,己为阴干,阳干在上,阴干在下,中间部分当然为中土。三、《尚书·洪范》曰:“土爰稼穑”,把土的本性归结为生长。因为生长是从中而来,故称中土。这些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还有待于商榷。笔者认为,“戊己”中土的说法来源于《周易·坤卦》。

“坤”乃八卦之一卦,为纯阴之卦。“坤”卦的卦符由三根阴爻组成,每根爻下注有对应的天干,由下向上依次为“己”、“庚”、“辛”。“己”为土行,“庚”为金行,“辛”为金行。在《周易·坤卦》的《文言传》中对这一卦爻进行了阐述,其中对于下、中两爻作了如下注释:“履霜,坚冰至。阴始凝也;驯至其道,至坚冰。六二之动,直以方也。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含章可贞,以时发也。或从王事,知光大也。其战,疾乎,释地。其行,罚也。建侯行师,地教训也。”这段注释共有88个字,可以从中看出,在《周易·坤卦·文言传》中,“己”、“庚”二爻分别被喻为“地道”和“地”。而“坤”卦象征地,故可以称为“地坤”。坤为地,地为人和万事万物的持载之本,且坤卦为纯阴之卦,所以“戊”、“己”为“中土”之说由此而来。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