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字五行属什么?
《说文解字》中记载,“狙击,隐蔽,伏击”。 “狙”字的本义就是隐蔽地,伏击敌人。所以,“狙击”的“击”字,上面部分就象一个在暗处的眼睛,下面则是“竹”(射),整个字形表示的就是从暗中射箭(射击)的意思。 这种用“竹”和“目”组合的字很多,比如“瞽”“瞎”“瞩”等等,这些字的本义都和“看不清楚”相关。
再来说说“狙”字。“狙”字除了上面这个本义之外,还有一个引申义——多指收集情报、暗中进行的活动。 不过这里要提到一种职业,对理解“狙击”这个词的本义非常重要,那就是弩手。 汉代以前,军队中主要的远程武器是弩,而汉代以后,火药出现并用于军事,火箭技术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因此弩逐渐退出了军械之列。但我们不能因此认为弩手就没有存在过。事实上,直到明末清初,火器还没有完全取代弩,在一些情况下,火器还是由弩手来携带的。
由于弩手的主要作战方式是在远远地将箭射出去,因而非常类似于今天的狙击手。但是,他们和今天的狙击手有一个重要区别——他们的箭上一般都要插着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出征的时间、地点以及将领的姓名,以便于部队识别自己和敌方的箭镞。 正因为如此,古书上说“矢既飞注,则自后名之”,也就是从背后给箭标上名字。
汉字“狙”五行属木。
从字形上看,狙字形声,从犬且声。“狙”在古代指一种猕猴,也指善于伺机行动以达到目的。在使用中,狙字常搭配成“窥伺”的意思使用,如“伺机而动、窥视、窥伺”等。
字义详解
狙字有两种意思,其中的zhū:猕猴的一种,毛深褐色,栖息在山林,以果实和昆虫为主食,亦善于捕食鸟类。如:狙犷(形容凶狠强悍);狙杙(捕捉鸟兽的网和木桩)。而另一意思是jū时为姓。如:狙丘(复姓)。
字形详解
狙字从犬且声,行声字。意思为一种猕猴。造字法:形声字。“狙”字上半部分的“且”本义为“小猪”;下半部分从犬,犬指犬类之兽,本义为狗,也指形似犬类的动物。狗在古代常被人类当作动物使役,因此犬字后来引申为为狩猎时用的猛犬,由猎犬又引申为守卫把门的狗,再引申为奴仆;
狙字的金文字形像一个人坐在高台上拿着一条长绳的样子,“狙”的本义就是一种善于跳跃的长尾猴。后来由本义又引申指伺机行动以达到目的,例如:伺机而动、坐视、窥伺、窥伺等。
字源演变
狙字在甲骨文中出现次数较少,《说文解字》云:“狙,犭且也。一曰猕猴也,从犬且声。”字形下面的犬,指犬类之兽,而犬类是人类狩猎的最佳帮手。字形上面为且,且既是声音,也是意义的承载者,说明狙是一种犬类之兽。狙从甲骨文演变到小篆,字形的变化不大。在《金文编》中共收录了狙的字形10个,其中有7个从犬且声。